伍青雲知道:巫蠱之禍,自漢唐起延續了近兩千年,屢禁不止。直至如今,苗疆蠱事還是令人談蠱色變,沒想到小鬼子也有人養蠱。
伍青雲箭步如飛地攔住了那兩個日本武士,淡淡地說道:“讓小爺我來會會二位如何?”
“短命鬼,是不是活夠了?”兩個日本武士輕蔑地說著,並晃了晃手裡的傢伙。
“少廢話,養蠱不過是我華夏玩過的小把戲,玩陰的華夏人是你們的祖宗!”伍青雲也話中帶刺地說道。
可說歸說,伍青雲可不敢託大。因為,小時候他的老道師父曾經告誡過他:青雲,今後你如果遇到養蠱的人,可要當心了,一旦著了道,不光是自己終身痛苦不堪,小命不保。甚至,就連你的靈魂也會遭受煉獄般的煎熬,並且永遠被人操縱。
老道師父告訴他:“養蠱”在我國南北各地普遍存在,蠱術是華夏從遠古時代遺傳下來的一種神秘的巫術。據說,華夏蠱術起源於湖南的湘中及湘西古梅山地區。提及蠱術,人們最先想起的還是苗蠱。
俗話說,北方“養獒”,南方“養蠱”。
北方養獒極其殘忍:如果一條藏獒在端午節前後生下了九隻狗仔,養獒人就會在這一年中陽氣最盛的時候把九隻狗仔放入密室之中,很少供應它們食物,而是讓它們弱肉強食。這樣,九隻親如兄弟的狗仔為了能夠活下來就會自相殘殺。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熬煉,活下來的那隻狗性情會變得異常兇殘暴虐,這就成為了真正的獒。也就是說,蠱是在自然界中尋找的最兇殘,毒性最強的動物熬煉而成。
著名的苗蠱,是我國雲南的少數民族———苗族運用蠱毒來謀殺仇敵性命的一種蠱術。
而苗蠱種類很多,其煉製法門和北方養獒類似,都是在端午節陽氣最盛之時,將眾多毒物置於密閉空間,讓其自相殘殺,優勝劣汰,最終唯一活下來的就成為了蠱。最駭人聽聞有蛇蠱陰蛇蠱、生蛇蠱、三尸蠱)、金蠶蠱、螞蟻蠱及嬰兒蠱等等。
被人施了蠱,最初是不容易被察覺的,所以更具有很強的隱蔽性。施蠱者也更容易安全脫身,等過了幾天,蠱就會在被施了蠱術的人身上迅速繁衍。如果是吃肉的毒物煉成的,那被施了蠱的人就必須腹中要有肉食,如果那蠱找不到肉吃,它就要向被施蠱者本人,也即蠱主發動進攻,逐漸咬噬其內臟、脊髓、腦幹等。直到蠱主成為一副空空如也的皮囊,悽慘地死去。那時,那蠱蟲才會離開蠱主,而去尋找新的蠱主。
更有甚者,一些手段高明的養蠱人透過符咒和秘而不宣、陰毒無比的獨特手段,經過一年或幾年的時間祭煉出的令人肝膽俱寒的蠱。比如人蠱主要是嬰兒蠱)。這種蠱從肉體到靈魂都要經受著煉獄般的折磨和摧殘。因此,其性情乖戾,充滿了怨毒之氣。一旦中了這種蠱,那被施蠱的人就要經歷無休無止的肉體和靈魂的折磨。
還有一種蠱叫金蠶蠱:這種蠱不畏火槍,極難除滅。
而三尸蠱,則是雲南一帶一些苗族部落極其擅長的巫術和制蠱方法。他們所作的毒性最猛烈的蠱中,最出名的就是所謂的“三尸蠱”和嬰兒蠱。三尸蠱做法秘而不宣,只傳授給有緣人,且一個巫師一生僅僅能夠傳授給一人。因此,江湖中只知道三尸蠱是由藍、紅、白三色毒蛇製成。此蠱投於仇人不易察覺到的地方,不知不覺就鑽入了蠱主的身體中,潛伏大約一刻鐘左右後,就可能會發作。這種蠱毒性異常猛烈,它們寄宿在宿主身體裡,吸食宿主精血並注入毒液。使宿主全身痙攣、起毒瘡,至死方休。
嬰兒蠱是極其變態和滅絕人性的蠱術。它以剛剛去世的嬰兒為蠱的培養和祭煉物件。有些道行極深的巫師,為了達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以符咒、毒蟲、剛去世的嬰兒煉成蠱。又或者以符咒、毒蟲、嬰兒屍體和十五六歲的處女為祭煉物件,而煉成蠱。這種蠱術已經達到了人神共憤的地步。
伍青雲看到這兩個日本武士打扮、神情和所使用的武器。就推測出這兩個小鬼子決不是個簡簡單單的日本武士,而更像是玄學界那些臭名昭著的施蠱巫師。只是,還不知道他們的蠱術厲害到了什麼程度而已。
因此,伍青雲也不敢大意。他想:要想取勝先要自保,關乎自己的身家性命,馬虎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