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章說道,日本人歷盡艱辛來到了東漢皇陵地宮內的雕塑廣場,先下手為強的日本人卻沒有佔到便宜,再次損兵折將、鎩羽而歸;伍青雲和張雲生道長,在日本人撤退之後也進入了地宮通道,欲知伍青雲等進入地宮有何發現?敬請欣賞本章精彩內容。
通道內已恢復如初,只是那些小青蛇和蝙蝠已消失的無影無蹤。那個有著無數讓人望而生畏螞蝗一樣怪物的深潭上,竟然神奇地出現了一座金碧輝煌的小橋。
他們走過小橋,來到了金碧輝煌的廣場。廣場上的雕塑讓兩人驚奇不已,只見那按照二十八宿方位放置武將雕塑形態各異,所用兵器也是形形、不一而同。但見他們一個個依然是風采依舊、氣宇軒昂,如眾星拱月般地護衛著一尊騎著白色駿馬揮舞著寶劍賓士,身著金盔金甲的帝王塑像,塑像一旁是九面迎風招展的九龍杏黃色“劉”字帥旗……
但仔細觀察,還可以看到先前日本人所留下的痕跡,所有的雕像已褪去了石頭外衣,露出了泛著紫金色迷人的金屬光澤,但有的地方卻留下了子彈和的痕跡,地上也有十餘具日本人的屍體,從他們的服裝和所使用的武器裝備判斷應該是負責安全保衛的武裝人員。
但是廣場上的雕塑損毀不是很嚴重,也不知道這些日本人究竟死於何人之手?但是,不管怎麼說,日本人應該是倉皇撤退,這些日本人也應該是為了護衛撤出的人員而命喪當場。
由此可知,日本人應該是沒有達到此行的目的。但是誰也不敢保證,這些日本人不會再次捲土重來。
伍青雲和張玉生道長交流了一下看法,也就原路返回了。
華夏玄學界南北風水師大會籌備工作有序地進行著。特別是,最近幾天南北兩派玄學界都有好幾支代表隊應約到達了洛陽,準備參加即將與一個半個月後舉辦的南北玄學界風水師大會。
北派有:隱仙派玄都大法師第八十八代傳人王掌門,執掌乾坤伏魔葫蘆和紫金爐。山西上清派六十四代嗣法法師、上清法壇掌教宗師環法尊道長,主修上清神烈秘法;陝西茅山秘傳九龍道法一十八代掌門人宇真(黨漢鴻)道長,明朝古觀朝天觀住持,弘傳茅山九龍道法於世。
南派有:無門無派的伍青雲攜子胥六寶神劍和河圖寶典;臺灣正一天師清微派嗣法大師、中國清微道法研究會洪百堅道長,其清微雷法造詣已達見一道閃電境界;澳門六壬淳風道學大師司徒法正,精通道家道術大法,外界稱其人見低頭,鬼見伏地,創立澳門道教總會、淳風仙觀、淳風道六壬伏英舘、中華玄學道術研究學院;六壬仙法門掌門、李淳風祖師淳道傳人方海閱法師,擅六壬、茅山符咒道法,其雪山咒水火不侵;太上全真道派陳春英道姑,精圓光道法,水晶觀影,鐵算窮命,可洞悉前世未來;廣西茅山仙法傳人、茅山乾坤派掌門空靈子法師;廣東著名降頭法師、黃老道天一宗壇壇主蘇連龍法師,擅驅屍養鬼;湖南湘西民間道教奉李氏為祖師之方術師,以墳前持咒法做修,擅長令紙草人為其辦事。
當然,正一道天師派道士代表隊一行,也成為本屆風水師大會代表隊的耀眼的明星,所到之處受到了隆重的接待。這不正一道天師派道士在洛陽就經常收到周老先生的請帖,時常隆重宴請,與正一道天師府代表隊結下了深情厚誼。
何以周老先生獨對正一道天師府道士如此器重,那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正一道天師府在華夏玄學界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承,其地位和影響力,在南方玄學界足以引領群雄;另一方面,正一道天師府作為名門正派,天師府道士一貫維護天下正道,降妖除魔,造福天下百姓。在不久後的中日玄學界雙方對決中也是可以倚重的一支重要的力量。
先期到達的各個門派代表及玄學界人士,有的是雲遊四方,路過洛陽,有的是來露個臉看個熱鬧,有的是要參加比賽拿個名次,更有實力超群要奪冠奪寶的。因為這一次大賽第一名,可以得到至尊神兵《洛書》。就是第二名、第三名也有不錯的收穫,最少也可以在江湖眾門派面前展示一下本門派的實力,而有的是要弘揚我華夏玄學界正能量,鼓舞民族士氣,強我中華,趕走東洋鬼子。
這裡先說一下《洛書寶典》:洛河神龜馱“洛書”獻大禹,故而治水成功,大禹依據洛書九疇劃天下為九州。“洛書”出於洛河,舜做天子之時,大禹奉命治理洪水氾濫,解民倒懸之苦。因此,時常檢視洛河漲落水勢變化規律,有一天有一個巨人,臉是銀白色,長長的頭髮也是銀白色,長著鯉魚的身子,金光閃閃,只見他浮出水面說:“我是洛河的河神,舜帝命你治水,是造福天下百姓和蒼生,你一定全力以赴,今日我奉伏羲大帝之命,賜予你洛書寶典,上面有治理洪水氾濫之法,你要用心體會。說完傳授大禹洛書玉冊,洛書刻於神龜拖著的玉版之上,上面刻有九疇九宮圖,每宮一龍,助你治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最後,大禹潛心研究《洛書寶典》終於悟出了治理洪水之法。大禹依據《洛書寶典》的啟示,將華夏大地劃分為九大區域,號稱九州。然後根據各州的山川分佈及走勢,制訂不同的治水策略。就這樣,大禹在天下百姓的大力支援下,在九宮九條龍的協助下,三過家門而不入,歷經十餘年的努力,終於成功地治理了水患。大禹在治水的同時,興修水利,開墾了大片良田。從那以後,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們感恩於大禹的豐功偉績,在舜帝去世後,共同推舉大禹為天下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