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中醫御茶術中的“一茶三喝”。
簡單的說就是一樣的茶水,不一樣的是“茶底兒”。
什麼意思呢,茶水出自一隻茶壺,但是茶杯中的料兒卻不完全一樣。
這就形成了不一樣的風味,不一樣的功用。
既然這種茶術中有“中醫”二字,那當然也有中醫的療效。
羅宇洋針對蔡永志的多年病症,配製了特殊的“中藥”,而其他人則使用了常規的方子,也可以強身健體。
當然,既然是茶,這茶香味兒也必須是要保證的。
羅宇洋利落地端起紫砂茶壺,環視了一下坐著的“顧客”,然後笑著說:“久等了。”
接著,羅宇洋手腕一翻,茶壺嘴兒也不知怎麼就連連點頭。
那些小小的茶杯中,接連被注入了茶水,而且水位全都保持一致,不多不少,如同機器一般精準。
而在茶桌上,見不到一滴偏出的茶水。
黃義鵬驚得不行,這一手連環沖茶的功夫可不是一般的茶師可以做到的。
黃義鵬幹了這麼多年,也只能勉強辦到一個滴水不漏,但要說水位完全一致,那多半是辦不到的。
這年輕人才多大?就算從孃胎裡就開始練,也不能這麼厲害吧?
其他人更是看了,連讚歎的聲音都沒有,被羅宇洋這一手騷操作,完全震撼住了。
一時間,茶香四溢,瀰漫著整個茶室。
這茶香雖然濃郁,但一點都不刺鼻,讓人沒有覺得有絲毫的不適感。
羅宇洋放下茶壺,上前一步,開始分茶了。
這分茶無非是將茶杯端到顧客的身前,但說起來,想象起來都簡單,實際操作起來也並不容易。
普通的茶師,在分茶時速度要放慢,動作不能突兀,否則這麼小的茶杯稍有晃動,就會溢茶。
溢茶,是茶師的大忌。
羅宇洋會犯這種錯誤嗎?當然不會,他畢竟是大師的水準。
端茶杯的手穩、準、柔,這茶術中的四字要訣在羅宇洋手中被髮揮得淋漓盡致。
不僅如此,這分茶的速度也是令姜美柔看直了眼。
姜美柔入行後,從學徒開始做已經三年有餘,但在保證不溢茶的情況下,能有這一半的手法速度就不錯了。
片刻間,在座的六位“顧客”盯著眼前的茶杯發起了怔。
“厲害,真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