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抬頭看了看羅宇洋:“叔叔,我們沒那麼多錢。”
羅宇洋笑了起來:“不需要太多錢。”
小女孩的母親李月蘭看著羅宇洋,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那個叫高老三的攤販打量了羅宇洋幾眼:“喂,小夥子,有事兒嗎?”
羅宇洋蹲下來,看著那碟子說:“你這玩意兒真能值五十萬?”
高老三馬上大喊:“你瞎看什麼?懂嗎你?”
羅宇洋沒有理會高老三,把那隻碟子的主體拿了起來,翻看著說:“真別說,這隻碟子做得也確實不錯。”
高老三怔住了:“你什麼意思?”
羅宇洋說:“這是深盤,腹側深弧,器形也算規整,看上去渾圓大氣,釉色也走的是正道,青中泛綠,釉質乳濁潤澤……”
眾人一聽,羅宇洋口若懸河,頭頭是道,而且確實是那麼回事兒。
羅宇洋的古玩知識屬於大師級別的,鑑定這東西自然信手拈來。
只聽羅宇洋繼續說道:“這碗麵之上,刻花紋飾刀法勁健有力,線條瀟灑飄逸,一氣呵成,盡顯功底。”
羅宇洋將那碟子又放回到了地上,說:“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應該是方塵窯的青釉刻花工藝,全名叫方塵窯的青釉刻花深盤。”
高老三眉毛一挑:“呦,你還得在行的。”
其他人也是發出了讚歎,沒想到這小夥子看著挺年輕,說的還頭頭是道,而且還能看出這玩意兒的工藝、特點和品類。
這種眼力可不是一般人有的。
當然,能聽懂羅宇洋的這些說辭的人並不多,絕大部分的人還是覺得雲裡霧裡,不明真假。
高老三大聲說:“別說那些有的沒的,你就說,這碟子是不是值五十萬!?”
羅宇洋淡淡地說:“方塵窯的青釉刻深碗,可不是明代的東西,而是元末明初的東西,別說五十萬了,如果儲存得比較好的話,一百萬都不算多。”
此言一出,其他人都吃了一驚。
這小子真是語出驚人啊。
做古玩古董生意的人都知道,明清的物件除了一些官制的,基本不怎麼值錢,畢竟年代不算久遠,只有幾百年而已。
而元代的物件可就不一樣了,那價值就要翻上一倍。
到了宋代,那就更是不得了,數量稀少的物件可以稱得上價值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