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今天的《心有靈溪》節目中,我們邀請了幾位特別的小嘉賓,他們不是有名的大腕兒,而和在座的朋友一樣,都是在校學生。”主持人的開場白在攝影棚裡響起來。
今天台下的觀眾大多都是初中高中學生及家長,這就是羅溪策劃的關於青少年心理問題的特別節目。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我們今天要來討論一下,許多青少年朋友在成長過程中都會面對的幾個問題。先說明一下,為了保護這些小嘉賓的隱私,我們會請每個人坐在這扇門後面,還請大家諒解。下面就有請今天的第一位嘉賓登場。”
舞臺中央有一個封閉的隔間,面對觀眾的是一扇房門,周圍用霓虹燈裝飾,背景牆拉開後,一個身影直接走進了隔間裡,門上的裝飾燈隨即閃亮起來。
這時,臺下的觀眾席裡有張略顯激動又焦慮的臉——賈淑惠。
今天的第一個嘉賓正是她的兒子羅聰。
“這位小嘉賓,我們姑且稱他為同學吧。目前就讀於我市一所重點中學,他在學校裡遭遇了一些事情,到最後還發展為一樁嚴重的事件,這件事的起因,也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欺凌。”
主持人話音甫落,臺下就起了嗡嗡的議論之聲。
“下面就請同學,說一說自己的經歷。”主持人提高音調,蓋過了場上的雜音。
羅聰在門後開始敘述自己的經歷,正是上次羅溪去派出所幫他解決的那件事。
這時導播間裡也議論開了。
“錢導,這次的節目有些猛啊~這個話題現在很敏感,這樣沒關係嗎?”
“反正臺長批了,咱們怕什麼。”
“這期的收視率倒是能保證了。”
“羅醫生是遲氏的人,就算有什麼事,也有遲氏擺平吧,要咱們瞎操心。”
“豪門就是不一樣……”
大家正七嘴八舌,只聽羅溪已經開始了這一段的總結髮言。
“校園欺凌不是受害者自己勇敢面對就能被終結的。因為得不到社會、學校和家庭的重視,很多學生缺乏管教,根本沒有認識到欺凌同學是錯誤的,甚至還結成小圈子,集體排擠受害者,令許多被欺負的孩子宛若孤立無助的‘孤島’。
中學時期,是一個孩子心智逐漸成熟的關鍵時期,如果不能生活在正常的環境中,性格和人格都可能造成扭曲,成年後很可能無法融入社會獨立生活,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希望社會各界都能認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並聯手打破困住受欺凌者的氛圍……”
羅溪的話還沒說完,臺下就響起了一片掌聲。
賈淑惠雖然有點兒擔心,但鑑於羅溪現在的身份,她也豁出去了。知道羅聰在學校被人排擠和欺負的時候,她哭了好一陣子。
“很感謝同學能夠勇敢站上我們的舞臺,也希望他以同樣的勇氣去面對未來。”主持人開始串場,“今天的第二位嘉賓是x同學,她是位外國籍的華人,今年十七歲。這位同學的遭遇又是什麼呢,我們就請她上臺為我們講述。”
掌聲過後,門上的彩燈又閃了一陣,接著一首歡快的小提琴曲飄了出來。
曲子不長,像是個前奏。
主持人笑道:“看來我們的x同學還挺多才多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