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東傑繼續說下去,“我手上有一隻聖誕的曲,如果做一支聖誕單曲唱片,我想正好可以搭配合在一起。”
但單曲唱片其實不是隻有一首歌,實際上是指可以容納不超過三首歌曲的唱片。
瓊斯小姐看了其他人一眼,試探地問:“盧先生你對這首歌抱有很大的把握?”
小松直人同樣都露出探究的眼光,他相信盧東傑不會輕易拿出一支隨便的貨色來加碼的。<o錄製出來,你們可以試聽過,再下決定。”
他說話的語氣是那般輕描淡寫,臉上的笑意是那樣雲淡風輕,給人一種深信不疑的感覺。
不管如何,盧東傑已經丟擲了籌碼,至於他們接還是不接,選擇權重新回到他們手中了。
談判要有松有馳,他開始作出了有誠意的讓步,也讓整個會議室的氣氛輕鬆了不少。
史密夫和瓊斯小姐相互看了一眼,看來事情還有的談,同時也暗自鬆了一口氣。
眼前的年青人,有著與他年齡完全不匹配的老練冷靜,不是一般人可以輕易對付的。
尤其是他那張微笑的面孔,十分具有欺騙性,讓他們都誤以為三兩下手勢就能搞定。
也怪他們事先也沒調查過他的背景,不然也不會這麼草率地提出這樣的要求了。
事實證明,人不可貌相。
其實華納公司的兩位代表,也並沒有把握讓對方一定同意這一個要求,這只是他們一貫的談判模式。
盧東傑完全可以拒絕他們,甚至是單獨撇開他們,跨國大公司又如何?
全球發行能力也不只有他們華納公司一家,環球唱片也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
音樂這個東西不像電影,如果沒有賦予更多其他的意識形態宣傳目的,就不會在很多國家和地區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限制。
只要內容健康,質量上乘,會大把的唱片公司願意代理發行,頂多是費些時間而已。
盧東傑繼續納入正題,靜靜地說:“相比於買斷形式的發行,我更傾向於銷量分成的合作方式。”
小松直人愣住了,緩緩轉過頭去。
他的嘴角不禁露出了一絲笑意,並非嘲笑諷刺,而是無可奈何。
在他看來,有點得寸進尺了。
瓊斯小姐抬起頭來,眼睛雪亮,沉下了臉,“盧先生是在我們開玩笑嗎?這個要求實在不合理。”
盧東傑只是笑。
史密斯緩緩搖頭,似好言相勸地道:“盧先生你對自己很有信心,但你要知道,現在發行70的唱片都是虧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