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基瞬斷斷續續說了一段,最後總結地說:“希望大家兢兢業業,不忘新聞人的初心和宗旨,在新社長盧生的領導下,繼續前行。”
盧東傑帶頭鼓起掌,笑著對韋基瞬點頭致意,表達他的感謝。
然後大家也熱烈地跟著鼓起掌來,只是心中不知是喜是悲了。
韋基瞬這一番說辭,可以說是中規中矩,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只是簡單平鋪直述。
但對盧東傑來講也是足夠了,他只想簡單把這個形式走完,其他不重要。
畢竟這是一樁你情我願的公平交易,把交接做得和諧一些,對大家面子上都過得去。
對於這家「天天日報」,盧東傑和韋基瞬是各有各的盤算。
但是不管怎麼樣,兩人的目標還是一致的,就是重新把它給盤活起來。
盧東傑收購天天日報,只是想掌控一家發言平臺,有個屬於自己的發聲渠道。
不論是挾傳媒以自重,還是出於其他的考慮,以後做什麼事都會方便一些。
畢竟香港的新聞管制比較寬鬆自由,媒體人是無冕之皇,這話並不是說說那麼簡單的。
接下來,是報社各個部門負責人簡單介紹工作,讓新東主有個基本的情況瞭解。
盧東傑仔細認真地聽起來,不時還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記錄著什麼。
眾人看他帶了兩個美女助理秘書,還要親自動手記錄,可見他是一個獨立主見的人。
想到這裡,他們把彙報工作的態度端得更加認真起來,擔心一個表現不好,留下不好的印象。
其他別的不說,就是從人家這些小細節,也看得出他不是可以簡單敷衍應付的人物。
盧東傑臉上雖然不動聲色,但心裡卻不斷思考分析著什麼。
以他對報館目前的經營狀況判斷,大概也明白是什麼原因,導致走到了今天的局面。
如果是換湯不換藥,小打小鬧,只是起到了揚湯止沸的效果,基本是無法挽回頹勢。
要想徹底扭轉走下坡路的趨勢,必須要動大手術,進行深層次的改革。
天天日報的市場定位,讀者群體,這個涉及到戰略經營的,需要慢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