鐺鐺鐺——
一陣敲鑼打鼓的喧鬧聲迎面而來。
裴楚和陳素、謝採文幾人聞聲站定,避到道旁,正當眾人以為可能是什麼紅白喜事之類的,結果就看到前方有二三十個青壯簇擁在一起,正拿著棍棒驅趕著一頭膘肥體壯的大白豬。
在這些青壯後面,還有許多老少婦孺遠遠跟著,不時探頭張望,臉色各異。
“哥哥,這頭豬好大啊!”
站在裴楚身前的陳素,遠遠看到道路中間那頭被眾人驅趕的大白豬,忍不住輕撥出聲。
那頭白豬走在路上,肩高几乎快到了成人的腰部,身長約有六七尺,身體圓滾滾的,少說也有八九百斤。
在觀前村時,也多有鄰里鄉人養些豬羊之類的牲畜,但條件所限,一般人家所養的豬多半不會超過百斤,偶爾有二百斤已算是肥大的。相較於眼前的這頭大白豬,完完全全是小巫見大巫。
這時,旁邊的謝採文看著那被眾人驅趕的大白豬,忽然驚訝地叫了起來:“咦,這是我鄉中的豬道人,怎地被人驅趕出來了?”
“豬道人?”
裴楚聞言略有詫異,拿眼睛望向謝採文,不知一頭大白豬如何會被人冠以“道人”的身份。
前面的陳素也是轉過了頭,皺了皺鼻子,似乎對於一頭白豬有“道人”的稱呼,頗為不滿。
“兩位不知,這豬道人在我白中鄉頗為有名。”
謝採文知裴楚和陳素兩是外地人,當即解釋了起來。
去歲越江的寧榮縣河段發大水,已淹了不少農田村莊,白中鄉也未能倖免。
當時水漫上來,臨江的不少屋舍都被水沖垮了,不知江水衝來,還是哪來了一頭大白豬,見有人落水,就上前銜住人的衣領。
那洪水兇猛,但這頭大白豬暢遊起來,極為輕巧,救了不少人上岸。
洪水退去後,鄉人感激這大白豬,覺得它有靈性,便稱呼它為豬道人,以示此豬得道,通人性之意。
而後這豬道人便在白中鄉落戶安家,一直由各家出些米糧供養。與一般的家豬不同,這豬道人髒的不吃,葷的不食,只吃乾淨米麵菜蔬之類的素食。
由此人們越加覺得這豬道人神異,且自打這豬道人來了白中鄉後,鄉中受到的豺狼虎豹之類的侵擾漸少,以往一些怪異事都少了許多。是以,在白中鄉,這豬道人一直為人愛戴。
只是,謝採文也不知,今日這豬道人會被鄉民們驅趕。
正在幾人說話間,那大白豬被鄉人驅趕了一段,似乎感覺走得有些遠了,忽地不在走動,反而四蹄曲起,圓滾滾的身體直接伏臥在了道路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