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白中鄉裴楚卻不知這個地名,笑著問道:“白中鄉在何處?”
那看著像書生打扮的年輕人微微愣了下,這時似看出裴楚身上的道服,連忙回答道:“順水而下,約莫就五七里的水路。”
說著,頓了頓,遠遠的衝裴楚作揖行禮道,“我今日誤了時辰,前面渡口沒能趕上船,陸路再走就是山嶺,且勞煩道長捎我一程,若不順路,渡我過江也好。”
裴楚聞言望了一眼江左北岸,果然前面多是高山,反而南岸地勢平緩,隱有大路可走,當下點點頭:“行,我帶你一程。”
反正他也是順水而下,聽到年輕人說前面五七里水路有市井,正好補給。
等裴楚將小船靠了岸,書生打扮的年輕人抓著裴楚遞過的船篙,爬上了船,又連朝裴楚行禮感謝,“多謝道長。”
目光看清裴楚的面龐比較年輕,似還有幾分意外,又從懷裡掏出了一小塊碎銀,送到裴楚面前,要充作船資。
“不必了,順路而已。”
裴楚搖頭沒有接下,不過從此舉動,也看出這年輕人大抵沒有太多心機和經驗。
財不露白,獨身一人上了陌生的船隻,抬手就是給付銀錢,若遇上水匪之流,可是有滾刀面和餛飩麵的
書生打扮的年輕人聞言微微有些赧然,又作揖行禮,而後環顧了一下小船,見船艙內似有人睡著,便在船艙外搬了個矮凳坐下,不時擦拭著額頭面頰上的汗水。
裴楚看似無意地隨手一招,小船周圍起了一絲涼風,跟著又撐篙行船,隨口說道:“不知秀才如何稱呼,這邊是什麼地界?”
那書生打扮年輕人聞言連忙站起,面色微慚道:“不敢當秀才之稱,在下雖痴讀過幾年書,卻未曾有功名,如今正與人學些商賈之事,聊以謀生。”
經過了諸多州縣,此方世界的人文風貌,裴楚大概也知曉一些,類比的話,差不多是宋明時期。
大周朝選拔天下英才,設有文武科舉,文人士子地位頗高,越州雖荒僻,但這百多年下來人文之風也算繁盛。
書生打扮的年輕人這會也大抵看出裴楚應當是順江而下,可能不知具體到了何處,跟著繼續道:“此間是寧榮縣境內,再往便是縣中所轄的白中鄉。”
“多謝書生告知。”裴楚點點頭,他一路操持舟船,順水而行,已然是穿越了不少縣郡。
越州五郡,東越、建安、寧平、將樂、安詔,裴楚出了建安郡之後,已然到了寧平郡的寧榮縣境內。
隨著舟船漸行,兩人又互通了姓名,漸漸熟絡了幾分。
裴楚從閒聊中得知,這書生打扮的年輕人名為謝採文,自嘲雖有采文之名,但學業一直是不入流的末等,幾次舉業都未能榜上有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