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三國之宜祿立志傳> 第四章 百科秦誼詞條2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章 百科秦誼詞條2 (2 / 2)

9、保境安民

初平二年191年),佔領上黨的張楊,接受雒陽朝廷河內太守的任命,移鎮到河內,將原先的上黨分給了之前的部眾,準備前往沾縣任職的秦誼也是被張楊分了一個壺關。

張楊軍軍紀不好,留在上黨的部眾多有害民之舉。在接手壺關之後,秦誼也是邀請張楊的部下嚴剛、孫亮和劉尚到壺關一敘,趁機誅殺了嚴孫二人,劉尚則因為沒有害民之舉被秦誼赦免。秦誼經此收編了這三人的部眾,佔據了上黨壺關北面幾個縣。

緊接著秦誼打出“保境安民”的旗號,剿滅境內的盜匪,甚至還出兵解決掉為禍太原的大盜商曜,名震幷州。

與此同時,南匈奴準備進攻西河郡,西河太守崔鈞向雒陽和太原求援不至,只好向秦誼求救。秦誼盡起手下戰兵,又聯絡太原士族,最終湊出了一支一萬人的聯軍,前往西河抵擋匈奴。

面對著數倍於己的匈奴大軍,秦誼沉著指揮,在藺縣利用馬具騎兵大破南匈奴大軍,斬俘兩萬餘人,將南匈奴趕出長城並迫使南匈奴臣服,同時趁勢收復被匈奴佔據的上郡。

經過此戰,秦誼聲名大振,幷州士人豪強無不傾心。

10、長安風雲

秦誼一直沒有忘記董卓的殘暴統治,組織了一支精銳士兵準備到長安去暗殺董卓,因為相信王允並不真心投靠董卓,也是提前找王允商議,結果知道王允也在謀劃刺董,加入到這個團隊之中。

初平三年192年)四月二十三日清晨,秦誼和呂布等在北掖門外暗殺掉董卓,秦誼因功被封為上黨太守,都亭侯,討逆將軍。

殺掉董卓之後,王允控制朝政大權,也是想要盡誅涼州人,甚至連秦誼的老師蔡邕也不肯放過。秦誼多次找王允求情,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都不能讓王允改變自己的心意。

在一次勸說王允失敗之後,秦誼氣憤得拔出自己的佩劍斬斷了桌角,說道:“王公如此剛愎自用,絕對是國家的禍患,恐怕沒幾日西涼人就要殺到長安來了!”

然後秦誼便帶領自己的部曲從雒陽獄中將蔡邕劫走,城門校尉崔烈與秦誼有舊,也被秦誼強行帶走。

正如秦誼所預料的那樣,王允的政策果然激起董卓餘部的反抗,六月李傕與郭汜率領的涼州軍攻破長安城,太常種拂、太僕魯旭、大鴻臚周奐、越騎校尉王頎等人壯烈殉國,王允被圍困在皇宮中,最後也是慘遭殺害。

喜歡三國之宜祿立志傳請大家收藏:()三國之宜祿立志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