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人替代之前,賈瑜還沒有把賬房先生和馬伕請走,後者趕走了馬就沒人餵了,前者是因為還能用的到。
賈瑜問道:“府裡的現銀還有多少?”
一個賬房先生恭恭敬敬的呈上來一個賬本,躬身道:“回二爺的話,還剩下八十二萬七千三百五十四兩。”
賈瑜摸著下巴,那賬房先生連忙道:“二爺,這只是現銀。”
那賬房先生又遞上來一紙賬目,賈瑜接過來一看,只見上面寫著:田莊八處,佃農兩千六百餘人,良田七千八百五十六畝,商鋪十四間。
大梁的勳貴家裡都有田莊和佃農,按照等級尊貴的程度,多的例如四王這種的,每家的良田都超過了一萬畝,北靜王府名下的良田最多,足有兩萬畝,這些田莊散落在京畿道以及周邊幾個道的各處,源源不斷的為這些達官顯貴們提供著收入。
大梁以武立國,太祖皇帝給每一位立有大功的追隨者都分了田莊地畝,允許他們自由招募佃農耕種,也可以自由買賣,朝廷不會過多幹涉。
榮國府的田莊地畝和寧國府差不多,兩府在八公里面算是最多的了。
賈瑜問道:“現在一畝良田能賣到什麼價錢?”
“回二爺的話,大概在十兩到二十兩不等,主要還是由田的位置、向陽還是背陽以及距離井口和河流的遠近來決定的。”
折箇中的話,這不到八千畝的良田也只能賣個十二萬兩左右。
“之前這些田莊一年的總進項是多少?”
“豐年的話都在五千兩以上,最多一年有近七千兩之多,如果要是遇到災害,比如水災、旱災和蟲災之類的,只會有兩三千兩,甚至會更少,二爺您看。”
那賬房先生呈上來一紙賬目,賈瑜接過來看了一遍,發現這十多年以來田莊的進項果然是忽高忽低,起伏不定,和這個賬房先生說的一致。
賈瑜又問道:“這十四間商鋪能賣多少銀子?”
“回二爺的話,位置好一點的,例如東城那幾間,每一間能值個兩三萬兩,其餘位置一般或者位置不好的,都在一萬兩左右,田莊還好,只要售價合適,很快就能賣完,只是這些商鋪想要出手的話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
“這些商鋪生意怎麼樣?”
“都還不錯,一年加起來也有近兩萬兩的收入,二爺,這是賬目。”
賈瑜想了想,若是把田莊和商鋪都賣了,以後家裡就沒有進項了,不如先把田莊折現,因為這東西豐欠不定,商鋪生意還不錯,且先留下來。
不過他突然有一個想法,決定只賣掉七處,留下一處位置和土地都是最好的田莊,以後做一個農場,從八處田莊裡把老實本分的佃農都挑出來,讓他們只種各類瓜果蔬菜、養殖各類牲畜,做為東府的蔬菜和肉食基地。
這樣算起來,現銀和七處田莊的折現加起來也就不到一百萬兩,賈瑜皺著眉頭,總覺得這個數字有點少。
畢竟寧國府堂堂國公府邸,大梁數得著的名門望族,怎麼才這麼點銀子?
“好了,你們幾個做的還不錯,就不要出府了,在原有的月錢上加一半,以後好好做,不要讓我失望。”
幾個賬房先生大喜,連忙跪下來給賈瑜磕頭,不用像其他人一樣丟了差事,還能漲月錢,真是喜上加喜。
賈瑜見賈芸站在門口,對他招了招手,賈芸連忙跑進來,賈瑜道:“去蘇州採買下人的事先緩一緩,過完年你先去城外八處田莊考察一下,給我選出一個位置最好,田畝最肥沃的,挑好後跟我說,我再親自去看看。”
“是。”
喜歡我為紅樓來請大家收藏:()我為紅樓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