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驚之餘,倖存者們都非常想知道艾利克斯是如何預見到這場慘劇的。有人對他的特異功能很感興趣,可是大多數的人卻很害怕。fbi探員們也來盤問艾利克斯,而艾利克斯卻感到萬分愧疚和大惑不解,他很想忘掉這場悲劇,回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接著,學校開展了追悼會,接下來屬於全程高能,讓人根本喘息不過來。
當天晚上,在託德家裡,突然一陣風吹來,託德跑去關窗,隨後去上廁所。這時,馬桶下的一個固定栓正在漏著水。
而此時的艾利克斯正在看報紙。一陣風吹來,觸動了報紙,艾利克斯拿下那張報紙,卻發現報紙上寫著追悼會的事。艾利克斯十分苦惱,開啟抽屜,拿出一本雜誌,看了起來。
這時託德家馬桶的水已經漫到了他的腳下。一隻貓頭鷹飛到艾利克斯的窗前,艾利克斯隨手就丟了那本雜誌,不料卻被電風扇給攪碎了,一個碎片飛到艾力克斯腿上,艾力克斯拿起來一看,上面寫著“tod託德)”
這時,託德腳下一滑,被晾衣服的鐵絲勾住脖子,因為一系列的巧合就這樣被勒死在了廁所裡。
之後,艾利克斯在託德家看見克萊爾,她告訴他也有預知未來的能力了。接著,兩人找到託德的屍體,但並沒有找到什麼線索。
隨著情節的推進,那些因為男主的預知能力死裡逃生的人,又被一環扣一環的巧合致死,凱瑟琳不得不為程曉羽的奇思妙想擊掌,她實在沒有想到恐怖電影還能這樣拍,程曉羽的才華實在讓她感到驚豔。
這部針對青少年的驚悚片別具特色,既沒有她以為的變態連環殺人魔,也沒有沒有吸血鬼,沒有邪惡的外星生物,更沒有超自然力量的鬼怪……
讓人感到恐懼的統統不是以上這些,也沒人因為“知道你去年夏天干了什麼”而暗中加以報復,這部影片讓所有觀眾直面的是死亡本身,墳墓裡沒有多少人是老死的,三分之一死於意外,而這種意外死亡本身比任何能夠造成死亡後果的外界力量更讓人驚悚。
這部電影的嚇人是深入骨髓的,估計不少人看了之後對坐飛機都會產生心理陰影,不止如此電影也不膚淺,涉及到了很多生命感悟、死亡輪迴以及宿命論。
最讓凱瑟琳害怕的理念是“必死”,一組人如果不斷地被死神追殺,且按順序一個個的必死無疑,是多麼的會勾起人的宿命感。
特別是每個人死前的預兆部分,以及如影隨形無處不在的死神設定的死亡計劃,如同影片中連續兩集出現的那個神秘的驗屍管所言,“生來源於死,死來源於生”,死亡名單是相對的,平衡的,無法避免消減任何一條生命,你若有幸逃脫,那別人就要頂死。
凱瑟琳不由自主地想到,“everything.that.has.a.beginning.has.an.end.”(有開端的一切都有盡頭),而這部影片的邏輯,應該是——“everyting.that.has.an.end.has.a.beginning.”因為這部影片是由結果推導向開始和過程的,死亡這個結局早就被預知,我們只能順著從這個無可避免的結局追溯所有導致這個結局的原因。
電影結尾,還剩下的三個人終於來到了法國,這也應了電影最開頭出現的一行血紅的字“fina.destination”,然而在觀眾們全都鬆了一口氣,以為主角們已經逃離了死神的追捕,結果主角的死亡預感再次來臨。
又是一系列的巧合導致廣告牌從天而降,主角幸運的被同伴救下,廣告牌從兩人的頭上破空而過,主角的同伴站了起來問道:“早說過下一個是你!”
躺在地上的主角一臉汗水的說道:“我跳過了。”
同伴攤開雙手問道:“那下一個輪到誰?”
這時廣告牌帶著呼嘯風聲朝著主角同伴再一次掠空而來,一聲巨響,大螢幕變黑字幕出現,片尾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