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會長吳楊華更是加州歷史上首位亞裔和華裔法學院院長,曾被業內刊物評選為美國法律教育領域最有影響力的院長,這樣的頭面的人物親自邀請程曉羽入會,算是足夠給面子了吧。
但被程曉羽毫不留情的拒絕了,因為理念不同。
這些老一代華夏移民本質上是在致力於去華夏化,是在致力讓華夏人徹底融入美國社會,成為一個美國公民,這和程曉羽這一代以華夏血統為榮,甚至對自身的血統和膚色更有優越感的新一代華夏人完全背道而馳。
那些老一輩在八十九十年代華夏還不發達的時候,就拿著j1學生簽證來美國刷盤子做二等公民的人,骨子裡是瞧不起新一代華夏人的,他們對程曉羽這些買奢侈品、開豪華跑車、吃燕鮑翅的骨子裡首先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的新一代華夏人,充滿了看鄉下來的暴發戶親戚這樣的優越感。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程曉羽對此的體會也相當深刻,因此在他剛剛在洛杉磯開始拍電影的時候,一些華文報紙也是沒有少嘲諷他這個紅三代的,對於這些程曉羽懶得計較,但如今他也算功成名就,就想讓他加入組織,沾一下他這個新進紅人的光。
對不起,沒門。
程曉羽拎的很清,華裔想要在美國博得政治地位,那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華夏是美國最強大的對手,無論你怎麼割裂,你的膚色就是你的標籤。
黑人、拉丁裔、印度裔甚至到處鬧事的穆斯林都可以有甜頭吃,是因為他們都是能被同化的,這些人撐死了對母國有點兒文化認同感就了不得了,卻很難留有太多國家歸屬感。
美國才是他們朝思暮想想要“從屬於”的國家。
華夏人的情況相比來說自然大不相同,特別是這些年,華夏已經有在21世紀跟美國分管世界的架勢。不少在美華夏人巴不得能華美兩國機會均沾呢,怎麼可能只對美國死心塌地?
因此華夏人在美國的地位實在有些尷尬。
程曉羽花大力氣想要把夏紗沫捧上天后寶座的潛在意義,也是想替華裔開啟通向主流社會的大門,不說像當年邁克.傑克遜兩次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起碼他希望透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帶給華裔一個黃金時代。
一瞬間程曉羽因為周遭的議論聲,思緒飄的有些遠,確實,一個華夏人出現在以唱歌能力為主旨的選秀比賽上,是有些奇怪。
拋開膚色問題不說,美國音樂人瞧不起華夏音樂人也是有道理的,畢竟華夏流行音樂都是玩的霓虹玩剩下的,而霓虹更是玩的美國人三十年前的玩意。
畢竟流行音樂這個東西就是上世紀三十年代美國人創造的,它的誕生與進化都與美國曆史、文化息息相關,頂多再加上英國的一些影響。
發展到今天已經擁有了三百多個流派,並且每一種都有不少受眾,但是華夏本土的只有歌唱祖國,歌唱軍隊,歌唱民族團結,到八、九十年代改革開放才接觸到搖滾、民謠這些美國人已經玩爛的東西。
直到程曉羽出現整個華夏才掀起了rnb風潮,之所以華夏的rnb風潮為什麼到程曉羽出現才掀起來,這也是程曉羽能夠吊打華夏音樂人的原因。
因為要接受rnb,首先就要放棄帶有華夏民族特性的傳統旋律性,才能轉投向以節奏性為主導的r&b。
這不僅僅改變的是樂曲本身,更多的也是唱法的轉變。本身作為像日語和中文這樣的語言,音節、語義的獨立性和英語那種歌唱中副詞虛詞一大堆是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