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我的妹妹是偶像> 第七零一章 將映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七零一章 將映 (2 / 3)

此刻的京城《畢業那年》的看片會剛剛結束,華夏第四大的電影公司“寰宇國際”老總李玉峰和導演方小斌以及女主演沈雲璐就在宴請華影的院線負責人。

之所以要請院線的人吃大餐,是因為國內影片檔期基本都是出品方和發行方統稱片方)決定,片方通知院線基本上映期後,院線會給出反饋:大概需要多少複製、能排映多少場次,並會給出建議:“如果片方非要在某個時間上映,院線不會拒絕,但影片得到的場次、排映時間段則由市場決定,而最終票房由影片質量決定。”再具體到上映的時刻。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看似公平,而實際上其中的貓膩很多。

因為華夏電影的先天不足,一直無法抗衡好萊塢電影,雖然民眾天然排斥美國,但別人電影工業確實發達不少,片子就是比華夏強,也是一種無奈。

而美國佬也做了不少妥協,請了不少華夏明星去好萊塢拍片不說,大部分電影都會邀請華夏投資公司參與,就算是國與國之間看不過眼,也不會和鈔票過不去不是?

因此好萊塢大片就以一種迂迴的方式,侵入了華夏電影市場,並且佔有很大的份額,因為這些片子是要分很多錢給華影的,也就是說華影也是利益方。

而一部好萊塢分賬大片具體上映日期,一般由華影進出口公司、華影和華夏發行公司、電影放映發行協會等幾個機構協調決定,而且要考慮到保護國產片等因素。

進口批片的檔期也由發行方華影和華夏發行決定,由於要上映的批片數量將近30部,進口片檔期確定,是不會提前告知的,比如好萊塢大片《超人歸來》去年八月四日的華夏國內上映期,直到七月二十日才向媒體公佈,讓一眾在這個時間段上映的國產影片成了炮灰。

但院線人士獲取這時間稍早,因此許多中小國產片只能和院線溝通,避免和大片迎頭相撞。

說白了,國產電影檔期要避開進口大片檔期,而進口片檔期由華影進出口公司、華影和華夏發行公司、電影放映發行協會等幾個機構協調決定,最終還是華影集團說的算。

除此之外回扣在電影市場上也一樣通用,和好萊塢大片同臺競技卻又先天不足的華語片,上映檔期的安排成了票房好壞的重要原因,上映檔期主要由華影及電影放映發行協會等機構決定,不僅如此,華影能決定或者施加影響的院線票房幾乎佔全國一半。

在這種半壟斷的電影市場上,電影製作發行方給某些有決定權的領導們高額回扣就成了一種必然,數額當然不是一個小數字。

如果說國產大片跟好萊塢大片一個檔期,國產大片的排片票房勢必受到重大影響,因為片子是華影進的,不可能讓華影虧錢。例如去年的李牧安的電影《龍虎鬥京華》如果和《蜘蛛俠2》同期上映,是絕對不可能破票房記錄的。

所以檔期太重要,華影看誰不順眼就給你扔好萊塢片子,你就完了。當然有時候扔的不太準,比如去年‘英都’的《失戀日記》完全就是炮灰片,沒想到最後大逆襲。

但這樣的例子只是極少數,大多數華夏電影公司最不敢得罪的就是華影集團。

檔期定的好了,院線的關係也得處理好啊!排片也是門技術活,不單得看作品,也得看關係。

簡單的說華影能決定或者施加影響的院線票房幾乎佔全國一半,而華影是國企,當然不能完全按照市場規律辦事。

而像第二大院線尚海聯合院線,也是國企。其次的興美、千達、新時代雖然不是國企,講究的是看上座率來排片,可排片是件很個人的事情,除了大片,很難做到不有失偏頗,因此片方和院線的關係也得處理好了。

李玉峰今天請客也是希望能增加《畢業那年》的首日排片率,《畢業那年》預計是在二月八號上畫,同期上畫的還有號稱是華夏有史以來投資最大特效片《西遊記之大鬧天宮》,以及全明星陣容的由名導嶽華執導的《蜀山傳奇》,再以及確定了的就是程曉羽的《我的野蠻女友》了。

當然還要插一部片子是肯定的,只是目前來說,這部片子是什麼,還沒有確定。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