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郝藝風這樣樂評人來說,大眾或許會更喜歡《晴天》,但此刻的郝藝風這個時候已經被這首《三年二班》深深折服。
全新的音樂形式、龐大的音樂內容、高遠的歌詞立意、複雜的背景編曲,這讓郝藝風痴迷不已,他恨不得立刻單曲迴圈一萬次,一個音符,一個句子的去解析這首歌曲,這些音樂果然是傑的毒藥,服用之後就讓人慾罷不能。
郝藝風此刻已經不能用言語表達對傑的毒藥的崇敬之情。顫抖著雙手點選了另外一首《以父之名》,這首歌曲的名字就讓他有種至高無上的感覺從心底升起。
然後他開始了他的奇幻之旅。
一開始牧師的義大利語禱告,就讓郝藝風進入了一箇中世紀的教堂,背對著自己的神父跪在上帝面前低聲唸誦《聖經》,飛起的白鴿,拉響的小提琴,讓整個場景變得莊嚴而肅穆,突然出現的花腔女高音吟唱伴隨著唸誦聲讓場景變得詭異而沉重,突如其來的尖叫劃破了寂靜夜空,一幕視聽的饕餮盛宴拉開了帷幕。
郝藝風在這歌劇般油彩渲染過的質感前奏中戰慄,這樣的開頭讓他覺得可怕,這樣的音樂叫做史詩。
微涼的晨露沾溼黑禮服
石板路有霧父在低訴
無奈的覺悟只能更殘酷
一切都為了通往聖堂的路
吹不散的霧隱沒了意圖
誰輕柔踱步停住
還來不及哭穿過的子彈就帶走溫度
我們每個人都有罪
犯著不同的罪
我能決定誰對
誰又該要沉睡
爭論不能解決
在永無止境的夜
關掉你的嘴
唯一的恩惠
擋在前面的人都有罪
後悔也無路可退
以父之名判決
那感覺沒有適合詞彙
就像邊笑邊掉淚
凝視著完全的黑
阻擋悲劇蔓延的悲劇會讓我沉醉
低頭親吻我的左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