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他想省錢徒步走回來,至少要十天;邊走邊搭牛車估計要六天;要是能騎馬或坐馬車就快了,兩三天就能回到。
不知道顧阡羽是省錢走路呢,還是走路呢,還是走路呢?
“聽說今年中秋後就能放榜,我倒是希望哥哥可以在府城等到放榜再回來,沒準到時候能衣錦還鄉,騎著報喜的馬回來呢!”
顧華明見自家乖女託著腮,頗有幾分天真幻想的意味。
他笑了笑道:“中秋前他必定趕回來過節。”
“也是。”顧玉喬瞭解自家哥哥,他出發前還沒分家,自己的賣身契也沒贖回來,爹孃身子也不好,他肯定擔心家裡人,一考完就會往回趕了。
一大早顧玉喬和自家爹孃坐在桌前,清點最近白三鹿一群小子充當貨郎賺回來的錢。
都是些銅板,在桌子中間堆成一個小山堆,少女就和自家孃親美滋滋地數錢。
一百個串一串,十串成一貫。
看起來很多,其實也才七兩多的銀子。
顧玉喬每天、每筆銀子都有清晰詳盡的記賬,最近六天時間,除去成本,淨賺七兩五錢七十二文。
但並不是往後每天都能賣出這麼多油,賣過一次的村子,基本都不用再去了,因為一點油農家就要吃很久。
等到附近十里八鄉都走完了,再遠的地方,走著去賣就會多了時間、人力、住宿等其他成本,人身和財產安全也會成問題。
點完了銅板,雖然錢不多,但是滿足感不是一丁半點。
加上原先有的二兩多銀子,他們家現在有九兩多的銀子了。
在普通農家來說,已經很不少了,但對於急著換房子住的顧家大房來說,還是太少了。
盧蔓菁沒把錢焐熱,就全給了自家女兒,“不是說,還要訂購粉碎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