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淺淺每每都是,日結黃昏才回的府苑。第二日清晨便又開始去做善事,北夜寒定然不會阻止,他自己還有公事在身。
然而今日北夜寒在災民區時竟碰到位衣著乾淨揹著劍的白面書生。衣衫翩然,袖鍍寬廣,氣度使然,竟使北夜寒看不出年紀,只是他注視著北夜寒,目光懶散。
北夜寒自然是察覺他的目光,如鷹的眸子打量過去,兩個人在暗中較勁。北夜寒一身玄衣,冷冽絕塵,目光炯炯,清絕得了無人氣,卻又散發出那種帝王貴族般的高貴氣質,是無人能媲美的。
“拜見寒王爺。”
謝碧尋先降下陣來,走進北夜寒,行禮。
北夜寒上下打量謝碧尋道:“免禮罷。”
“聽你的口音倒不像是這江城人。”
“回王爺,在下確實不是本地人。”
“嗯?那是何人”竟然能在他打扮的如此低調混入這人群中認定他為寒王爺,況且這人面生的很,北夜寒斷定沒有見過這人。
謝碧尋道:“在下謝家長子謝碧尋。”
北夜寒思索,此時謝碧尋又道:“王爺,碧尋對著江城洪災有小小的看法,不知王爺可否舍耳一聽?”
“此地有些嘈雜,隨本王回再說罷。”
上了茶,不僅僅有北夜寒,還有江縣令,賀知州等人。謝碧尋是大家公子,雖然長得眉清目秀白面書生的模樣,這可骨子裡確實處事不驚。
他分析了江城的地貌,轉而又說道,這江城的地理位置,玉河水勢洶洶來勢兇猛,這低處的百姓家所以無。但是在這玉河有一處玉峰山,不如在這玉峰山處鑿,可將這玉河水很好的引流到其他分支區域……
不僅如此,還可以有效的利用來灌溉。
最後還需要挖排水溝。
“那如何鑿這玉峰山?”
“可須人鑿或是火燒。”
“江城整體地勢為平坦,有利有弊,不過它的水體稍微好掌控些,遇高而下,遇彎則環形流水,那麼可藉助這三個條件,進行整改……”
北夜寒覺得此法或許是個不錯有效的法子,可以嘗試。只是這治水不是一朝一夕的,聽謝碧尋所講也不過是紙上談兵,實施起來更是大有難度,如何快速整治眼下,才是最最有用的。
注:此處借鑑了李冰父子治理岷江的方法——都江堰)
於是,謝碧尋又為北夜寒提供了一法子,可先治理這洪水,剛那法子是長久計策,為了以後不再氾濫成災,祛害為利。
江縣令等人並未言語,他們也沒有法子,更何況這位總領大局的人還未言語。只聽坐上的人發話了
,“謝公子果真聰慧過人,如若卓有成效,本王定當重重有賞。”
謝碧尋又道:“能為百姓解難是在下的榮幸,寒王爺和各位大人能聽在下所言,在下已是知足。”
“你可有意為官?”
北夜寒覺得這謝碧尋當真是位有謀略有遠見的人,若是將他納入麾下,對他百利無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