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重生綠袍> 第三章 來到蜀山世界不搜羅寶物,那就是白來一趟了! (1)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章 來到蜀山世界不搜羅寶物,那就是白來一趟了! (1) (3 / 5)

馬熊抬著蘇文,直往山下走去。這群馬熊雖然看起來笨拙無比,但是行路的速度卻不慢,走得非常迅速,一步出去就能躍出幾丈元。一連翻越過了好幾個山頭,來到了一個山峰上去,滿山峰盡是些奇花異草。

剛剛上山不遠,路旁有百十個馬熊排列,一個個跪在地下,人立拱揖。再向前行數十步,遠遠望見一個大山洞。由十來個馬熊領導,後面跟著一大群猩猩,每個猩猩雙手捧著許多不知名的山果,跑到蘇文身旁將手中的果品奉上。蘇文隨意取了幾個果品食用,一面由那抬樹的兩馬熊抬著他向前行走。

一會工夫,走到洞前一看,這個山洞竟高大異常。那一群馬熊和猩猩,前呼後擁地將他抬進洞中,放下樹身。

蘇文從樹身上翻身下來,舉目四下一看,這洞中竟是一個天然的溶洞,被這群馬熊拓展出來,成了馬熊的老巢。當中一塊高約二丈、寬約十餘丈的巨石,上面滿鋪著許多獸皮。便縱身上去坐了下來。再看下面,這成千成百的馬熊,連著那許多猩猩,由洞裡洞外,分成十數排,跪滿了一地。另有十來個猩猩替換著將果品奉上。

蘇文將這些果品取過,仔細的翻看一番,從裡面發現了十餘枚通紅如血,赤豔豔的果子。這些果子生的只有拇指大小,破開一看,裡面的果肉色成雪白,但是種子卻呈現出碧綠的顏色。頓時知道這就是原著中鼎鼎有名的朱果。

這朱果乃是生於深山無人跡的石頭上面,樹身隱於石縫之中,三十年才一開花,一甲子才一結果,不到開花結果時決不出現。所以深山採藥修道的高人隱士,千百年難得遇見。

這朱果卻不似那些靈草靈藥一樣,果實稀少。這朱果雖然一甲子才結一次果,但是一次就能結上數百枚果實。而且這些果實無人摘取也不會掉落,能夠一直掛在枝頭。

朱果在枝頭上掛滿五百年之後就成了百年朱果,百年朱果乃是一種稀有的靈果了,而朱果在枝頭掛滿千年就成了千年朱果,一旦朱果在枝頭上掛滿萬年就成為了萬年朱果。三種朱果每一種都妙用不同,百年朱果能夠增加一甲子的功力。千年朱果能增加三百年的功力,萬年朱果更加神妙,能夠增加服用之人千年功力。而朱果幾乎不能在枝頭上掛滿上千年,所以萬年朱果就只是一個傳說而已。

蘇文只食用了一枚朱果嘗嘗鮮,便不再食用,他打算留著朱果等散功重修時服用。將朱果細細收好,又拿起一個朱果轉而向下面的猩猩問道:“你等可知道這果子是從哪裡採摘來的?”

幾番連比帶劃,猩猩示意蘇文跟上。蘇文跟隨在猩猩的身後,來到後山的一處山澗中,生長著一株蔥翠的三尺高的果樹。果樹上掛滿了赤紅的果實,和自己剛才看見的朱果的果實一模一樣。大概的看了一下,整株樹上星星點點掛滿了赤紅的果實,這些果實每一個都如龍眼一般大小。

蘇文知道這就是朱果樹,朱果樹生長的地方其實就是在山澗中,如果不是到近前,恐怕沒有人能夠發現這棵朱果樹。

之所以這些猩猩能夠發現這株朱果樹,是因為這些猩猩平常就在這山林間跳躍蕩漾。而且這朱果樹在成熟的時候會發出一種異香,吸引了這些猩猩的注意,所以它們才能夠發現這株朱果樹的存在。

蘇文下到澗中,正要伸手採摘朱果,忽然上面猩猩厲嘯,腦後又有勁風襲來。蘇文不慌不忙,也不去理會,徑自去伸手採摘朱果。

那勁風還未襲到身上,蘇文身上忽然騰起一片五色煙嵐,那煙嵐好似綿不著力,將那一雙利爪牢牢擋住。

蘇文看也不看,心念微微異動,煙嵐忽然流轉起來,把那利爪纏住,反手一拍,雞子大小的玄牝珠朝身後打去。只聽身後一聲厲嘯,那怪物被打得渾身筋骨寸斷,癱軟在地。

蘇文慢條斯理回身一看,地上一個似猴非猴的怪物,身上生著一身黃茸細毛,身長五六尺,兩只膀臂卻比那怪物身子還長。兩手如同鳥爪一般,又細又長。披著一頭金發。兩只綠光閃閃的圓眼,大如銅鈴。

這怪物名喚木魃,就在朱果樹旁邊的洞xue中,這木魃專食猩猩腦子,此番被玄牝珠一打,已經奄奄一息。

蘇文倒是知道這物,揚手發出一道碧光破開木魃的腦袋,從腦海中取出一塊發紅綠光彩、似玉非玉、似珠非珠透明的東西來。青芒卷著這物取到手中一看,這塊玉一般的東西,徑才一寸左右,光華耀眼,珍奇非常。此物正是木魃腦中孕生的奇物——青靈髓。

蘇文輕輕把玩青靈髓,此物乃是木魃數百年功力結成元丹,死後便在腦中化作青靈髓蘊育,此物能煉成法寶,倒是頗為難得。此番來此,倒是一舉雙得。

回身把朱果樹上的朱果盡數採摘,略微想了想,有施法在樹上佈下禁制,將朱果樹隱去。

正待離開,忽然想起原著中說木魃洞中還有兩個成精了的何首烏,正待去尋找,忽然想起此時那何首烏因還未被木魃抓住,此時應在山中。

既然不在,索性就不去費那個功夫了。蘇文將足一頓,駕起遁光徑自飛去。不過片刻便來到風洞山白陽崖花雨洞所在。

花雨洞為昔日白陽真人學道之所,其中靈跡甚多,乃人間七十二靈山洞府之一。內洞壁上,有白陽真人遺留的圖解熊經鳥伸,外具百物之形,內藏先後天無窮變化。這洞共分前、中、後三層,只前洞最為光明整潔,中洞深藏山腹,雖然高大宏深,已不如前洞明朗。

蘇文見上下壁內到處都是殘破之痕,料是前人發掘遺跡。走向洞壁盡頭,見有一塊高約兩丈、厚有三尺的石碑,碑上並無字跡。轉過碑後,才是後洞門戶,高只丈許。進門一看,洞內異常黑暗陰森。

蘇文慧目如電,將洞中景象瞧得歷歷分明,內洞中彷彿比前、中兩個洞還大得多,除當中一個石墩和零零落落豎著許多長短石柱外,並無甚出奇景物。再走向壁間一看,那圖解也隻影影綽綽,有些人物痕跡。

蘇文知道這是白發龍女崔五姑施展仙法將白陽圖解隱去的緣故,尋常人決計看不出此處還藏有一部上乘奠基的功法。

蘇文把目光轉向壁上圖影,起首是一連十二個人形的坐像,俱都趺坐朝前。頭一個兩手直向膝頭,一目垂簾內視,首微下垂。第二個頭略正些,態甚安閑。以下的十個坐像,俱都相同,看不出有甚不一樣處。到了第十三幅圖開始,便是熊經鳥伸,飛潛動靜,無一雷同。四壁三百六十四個影象,個個都有玄妙。

蘇文知道,這白陽圖解本身乃是一部無上奠基功夫,修習此功,最能築下渾厚根基,加上白陽圖解所修真氣最是中正平和,無論任何玄功都能相容,若是能有後續功夫,足以稱得上一部無上道典。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