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抬眼,就見丞相面色冷凝的站在自己跟前,非讓她把那幾種藥材的出處在醫書上找出來。
大有一副找不出來就地砍頭的駭人氣勢。
幸好她早有準備,那些藥是她在狐族的藥園裡摘的,人間的醫書上自然是找不到,但好在她會施法術,變了一本破破爛爛的古籍出來,謊稱是在那上面找到的。
黎煦之認真的把那本書翻看了一遍,這才勉強相信她。
霍予晚的頭疾大概屬於重度的偏頭痛,沒辦法根治,只能慢慢熬。
好在對身體沒什麼大的傷害,用著狐靈帶來的藥,勉強能抑制一些,日常生活作息逐漸向正常人趨近。
她最近的改變都被大臣們看在眼裡,所以朝堂上也一改往日敷衍沉默的氛圍,慢慢的有了幾分正經風氣。
總歸就算這個皇帝當的再不濟,還有丞相為她兜底,是以百官也逐漸琢磨過勁兒來,既然丞相都一心支援皇帝,那她們就更沒有必要對著幹了。
所以經過近兩個月的治理,奉國的朝堂之上已經上下一心,再不見往日散漫景象。
暑去秋來,天氣也逐漸轉涼。
因為近來霍予晚精神的好轉,有大臣在早朝時試探著提出舉辦秋獵的提議。
秋獵是奉國一直以來的傳統,每年都會舉辦,可因為霍予晚自登基後便身體不好,每日不是睡覺就是發火,所以沒有大臣敢再提起這件事,唯恐又觸了她的黴頭。
秋獵一連被荒廢近十年,如今再次提起,饒是霍予晚都有些恍然。
“既如此,那便辦吧。”
秋獵的舉辦是為了檢驗奉國將士以及各皇室宗親的軍事素養,也有選拔皇家未來繼承人的意思。
不過霍予晚後宮空蕩蕩,這一項自不用再提。
除此之外,秋獵也是皇帝接見各藩王的機會,到時各路兵將一同狩獵,自然會分個高低,由皇帝論功行賞,既是賞賜,也是要維護各藩地的團結統一。
秋獵的舉辦馬上就被提上日程,場地照舊安排在岫嶽縣的岫嶽圍場,距離京都六百裡,在那裡有一處皇家行宮,是皇帝每年避暑的行宮所在,不過卻是霍予晚第一次去。
雖然十年未舉辦,但圍場每年都會定時維護,所以並不用擔心場地的問題。
從京都至行宮,或步行或乘車,浩浩蕩蕩一萬兩千人,日行三十裡。
六百裡的路,共走了二十天。
到達行宮那天,霍予晚被攙扶著從馬車上下來。
面色慘白,腳步虛浮。
黎煦之坐於馬上,望著她的背影,心中覺得憐惜又莫名好笑。
路程實在遙遠,又因為體諒皇帝的身體,所以速度已經拖得足夠緩慢,可即便如此,霍予晚每日窩在馬車上,還是受夠了顛簸搖晃。
原本黎煦之是不用來的,皇帝出來狩獵,丞相就代為監國,順便處理政務,可她主動向霍予晚遞摺子,表明要一同前往圍場,參觀這場十年未見的盛大景象。
霍予晚自然是應下,可代價就是每日還要處理從京都快馬加鞭送來的奏摺。
留守京都的戶部尚書和工部尚書做了撒手掌櫃,把什麼雞毛蒜皮的大事小情都給她寫在摺子裡,像是唯恐霍予晚治她們個監國不力的罪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