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戶戶的産業那叫一個多啊。
像是李奶奶家裡:養雞場,大棚蔬菜,農田,香料田,果園。
産業少的那也有農田跟香料田以及果園三處,還有人自己做手工。
像是蘇奶奶,各色竹編,草編做得好,最初粉絲是看著她老人家辛苦,買一些東西回去貼補一下蘇奶奶,本來東西也不貴,十塊二十塊的,就當吃一次麻辣燙了。
可是東西買到手才知道那叫一個實用。
不說旁的,就是那個小竹筐,家裡吃饅頭撿到裡面,吃的時候下面不會泡的泛白。
撈餃子的時候也可以用這個,下面的餃子永遠幹幹爽爽,孩子也不會因為餃子泡糟了而不想吃了。
其餘的就更不用說了,各種擺件放到桌上當筆筒,當花瓶,隨手這麼一放倒也別有意趣,同事,或者同學瞧見了一問也樂意買一個。
現在蘇奶奶忙的都開始外包了,她自己做品質把關小生意做的有聲有色,溫宏都幫她申請了一個個體戶執照,在村子裡也算是一個納稅大戶了。
穆慕的産業就更多了。客棧,果林,荷塘,保健品烏發丸,纖體丸),山上還種著何首烏,跟欽羽合作的火鍋底料廠,跟村子裡合作的各個專案,跟歐陽羽在沙棘村的荷塘,菜園,蜂蜜,跟江朝合作的菜園,雞舍,牛舍,豬舍……
除了這些還有各種衍生的東西,例如荷塘那邊蓮子蓮藕的出産,荷葉以及根莖製作的烏發丸纖體丸以及玉女潤顏膏,玉女駐顏霜等等。
有些她只出原料不出力,有些卻需要人手打理,總之需要人的地方也不少,穆慕又是一個甩手掌櫃,翟清韻以前是一個人忙成陀螺,現在是一個人帶著一群人忙成一個陀螺。
而隨著《仙與仙尋》上映,秦家村的風景讓更多人得知,那風景如畫的雲夢澤,那滿山遍野的桃林,以及美輪美奐的茶園,那在傳說中才能看到的蘭花,都在吸引著人們想要過去一探究竟。
秦家村的旅遊業發展到了一個高峰,與此同時,秦家村每月一次的大集也穩定下來。
初時大家對於秦家村各項要求還是有些反感的,他們一輩子都是這樣,去別處大集沒人說什麼,來你們這裡又是要擦案板,刷鍋,又是要戴口罩戴帽子的,麻煩不麻煩?
可是當有人參加了一次大集,賺的盆滿缽滿的時候,原本不肯遵守規定的人也求著上門要個攤位來擺攤,只不過這時好的攤位都訂出去了。
他們只能在後面一些偏僻的位置,饒是如此,秦家村一月一次的大集還是給他們帶來了不菲的收入。
而跟農村大集錯開的是每月一次的古風集市,最初只是湘南各地的手工匠人或者漢服愛好者漢服商家過來擺攤,後來聞風而動的人就多了,全國各地都有人過來擺攤,甚至還有人在村子裡長期租房子住下。
原本的民宿供不應求村子裡的房子也不夠,帶動的隔壁幾個村落也做起了民宿生意,雖然不如秦家村火熱,但是在秦家村訂不到房間的就會轉到他們村子,白天在秦家村遊玩,晚上到他們村子裡住宿。
民宿原本價格很低,隨著更多人訂不到房間,粉絲們全都一擁而上求著秦家村民宿漲價,不漲價他們根本訂不到房間啊!
但是因為遊客多就漲價,這個溫宏是不贊同的,當初秦家村的民宿跟穆慕的客棧出現價格的兩極分化就是為了照顧那些沒多少錢的遊客,現在民宿漲價,不就代表違背了初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