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天命 (2 / 3)

·

五月初五,正值祭祀大典。天空陰霾,陣陣風飄起,吹得祭壇上的長幡獵獵作響。

金鑾殿前放著一個祭壇,周圍擺滿了香案、靈幡與供品。四方觀禮的文武百官肅立,面容恭敬,唯恐露出一絲不合時宜的表情。

中央巨大的銅鼎內,焚燒著的黃絹與經紙。嫋嫋青煙直沖雲霄,彷彿要將所有的願望與秘密帶入蒼天耳中。

孝仁帝身披玄色祭服,頭戴冕冠,雙手執玉圭站在最前列。他神情肅然,卻顯露出一絲難以言表的興奮。一年一度的祈福大典,名為祈福,實則是君權神授的宣誓。

江流站在角落裡,目光掠過李元與陳自庭。她在人群裡遙遙望見李靜遙,李靜遙穿著一身青裙站在偏側,眉目間是肅然與敬重。江流訝異,不由踮起腳張望,從前,李靜遙和她一樣,從不信這般鬼神之事。以往參加祭禮時,最心不在焉的便是她們二人,今日卻不同了,李靜遙挺直腰板,看上去不像一朝的長公主,倒像是為優秀的領袖。

她身後站著一眾宮妃,各個帶著金釵珠寶,打扮得雍容華貴。李靜遙站在前列,一眼望去反而顯得格格不入。

禦祭聲響起,聲音悠遠,帶著一絲稍顯詭異的節奏。江流還在抻著脖子悄悄張望,突然便被李承允摁住了腦袋。她偏過頭,見身旁一行都跪了下去,便連忙拍拍袖子,隨著眾人跪拜在地。

十幾名高僧和道士站在銅鼎兩側,口中念念有詞,呼喚神靈降臨。正中的祭司抬起一隻浸滿羊血的毛筆,在皇帝面前鄭重畫下一道符篆。

“陛下!”祭祀高聲道:“此符鎮天下之禍,定萬民之安,願天意昭示。”

他此番話說得響亮高亢,傳入了在場所有人的耳中。李承允的手還擱在江流頭上,江流不耐煩地轉頭,正好與看過來的李承允對視上。她皺著眉發出細微的抗議聲音,試圖讓李承允把爪子從自己腦袋上挪開。

李承允神色微動,順勢在她頭上輕輕揉搓一把,將手放了下去。

人群正前方,皇帝接過符篆,閉上眼神色虔誠。他將符篆高高舉起,向祭壇之上的天門揮去,朗聲道:“蒼天在上,朕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若有異兆,必以神罰示警。朕願竭力以護社稷,若有奸佞妖邪,定當天雷轟頂,萬劫不複!”

此一番話正氣凜然,圍觀群臣高聲其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站在兩側的眾臣之中,何千盛垂首站在前排,不同其餘人的莊重肅穆,他臉上掛著一如既往的笑容。高聲呼喊中,身旁一人湊上來,輕聲說:“天威如斯,豈敢冒犯?大殿之後,陛下若能洞察天機,不知多少人要心驚膽戰了。”

另一側的一直未曾張嘴的李元淡淡掃了他一眼,厲聲道:“天機如此,何須煩人操弄?真正的忠臣清廉自守,何必憂心?”

三日前,朝堂上,李元身穿朝服緩步走出,沉著聲音說:“臣以為,今年祭祀的預算稍有不妥。國庫連年緊張,邊疆戰事吃進,此番祭祀若耗費過甚,恐難以服眾。”

話音剛落,身側便站出來一個人:“祭祀乃國家大典,關乎天命民心。國庫雖緊,但若因小事怠慢天命,只會徒生禍端。臣建議,籌措銀兩再加豐厚供品,才是正道。”

何千盛站在一旁低眉垂首,偶然抬眸間,見皇帝緩慢地點點頭,不再理會李元。

他轉過頭,看見李元的手指在袖中不自覺攥緊,終將那幾分不甘咽回喉中。

……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