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行動》破四十億了,早在半個月前圈內電影人就預見了這一天。
雖然早就做好了準備,但是當這個數字真的擺在眼前的時候,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淡然自若。
不管是任何一家公司的老總,面對單片四十億的票房,都無法淡定。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
啊狸影業,樊路元和公司幾位高管商量一個上午,最終做出決定。
啊狸影業成立的初衷可不僅僅是為了補上文娛事業部中的重要一環,目的是為了掌握影視行業最大的話語權,再不濟也是最大的之一。
雖然之前有華宜、伯納、光羨三大老牌巨頭,還有娛樂圈新貴漢唐,以及全面進場的萬達,不過對於啊狸來說,這都不是事。
有錢有資源,更何況影視行業也已經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
一出手就收購了上市公司文化中華,市值很快破百億,又連續投資了幾部大片。
但是,動靜挺大,卻反響平平。
樊路元的上任也沒有好多少,也就是一部《煎餅俠》出乎預料地大賣了。
當初樊路元上任初可是信心滿滿,自信要在三年內帶領啊狸影業站在行業的最頂端。
畢竟當年幾大國有銀行和銀監會都被他的激進手段給搞定了,直接奠定了啊狸金融業務的基礎。
但是,現實給了他當頭一棒,上任兩年了,影視行業大格局依然沒有什麼變化,華宜、伯納、光羨依然是巨頭,萬達也位列巨頭之一,只是漢唐更進一步了。
而啊狸影業現在要不是有逃票票,連第一梯隊都進不去。
啊狸影業現在是資本雄厚,但是華宜、光羨、伯納、萬達、漢唐幾大公司不管在哪一方面,都不會輸給啊狸。
華宜和許佳印、平安保險搞在一起,論資本,能夠掏二十多億跟旗下的導演、演員對賭,不會缺錢。
論資源,和魔影集團、川西電影集團聯合,兩條全國前十的院線在手。
伯納和萬達聯手了,硬實力比華宜還強一分。
光羨聯合藤訊收購了貓眼,還是佔據主導地位,在宣發方面比啊狸強的多了。
這幾家公司倒還算了,畢竟和啊狸差距也不大。
但是漢唐已經徹底和他們拉開了差距,就算華宜有影視第一股的名號,和將近八百億的市值,也沒辦法再自稱最大的民營電影公司了。
而從漢唐的發展,以及唐安個人票房上來看,這個差距只會慢慢地拉大。
最終,影視行業的格局就會是一超多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