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上王忠軍開始吹牛逼,說之前網上票務平臺首映禮門票不到兩分鐘就把近萬張門票全部賣光了。
其實也差不多,數字稍微誇大了一點而已。
網上票務平臺從前幾年早就有了,但是一直不溫不火,後來還是貓眼、微票兒、淘票票、糯米網四分天下。
不過很快糯米網也和格瓦拉、豆瓣、時光一樣掉隊了,形成三足鼎立的局勢。
這也是唯一一次,三巨頭沒有百渡參與的份,那時候貓眼被光羨收購了。
但是光羨燒不起那個錢啊,啊裡直接給淘票票燒了十億,逼得貓眼和微票兒併購。
藤訊拼的起,光羨卻拼不起。
微票兒不和貓眼合併的話,那貓眼只能和淘票票合併。
更何況那時候啊裡還是光羨第二大股東,一旦貓眼和淘票票合併,藤訊就徹底輸了,馬化藤無奈只能將微票兒注入貓眼。
糯米網的出局很大原因是缺少電影專案的支撐,微影時代也差不多,專案選擇和宣發出了問題。
要不然就不是微票兒注入貓眼,而是貓眼併入微票兒了。
新的貓眼微影公司光羨還是最大股東,藤訊只是第二大股東,只是當時合併的還有一家公司,法人是藤訊集團COO,加上這部分股份,藤訊比光羨多3%。
貓眼這時候還是美團電影,是美團網中的一項服務,去年美團也拒絕了漢唐的融資,唐安這才投了糯米網和餓了麼。
再過兩個多月才會有貓眼電影,唐安不打算插手了,相比而言,糯米網的母公司人人網剛剛遭到毀滅性的打擊,正準備放棄團購、以及56網的影片網站業務,更好拿下。
而且兩個月,足夠做很多事了,明年微影時代也成立了,有QQ和年淘票票上線,也依託支付寶的流量。
搶時間,搶市場!
糯米網的團隊和運營沒有問題,原本一直到16年第一季度,糯米網還是市場佔有量第二大的票務平臺,只比貓眼低2%,還要超過淘票票和微票兒。
只是百渡不玩了,慢慢就掉隊了。
至於自己搞一個票務平臺...拿頭去搞,從無到有哪裡是那麼容易的。
沒有使用者,沒有團隊,沒有平臺接入流量,搞出來也沒用。
哪家票務平臺本身沒有足夠流量的平臺,時光、豆瓣是專業電影論壇,貓眼、糯米有全國最大的生活服務網站。
藤訊和啊裡就是有流量了!
自己做還不如直接買!
唐安在那想著票務平臺的時,旁邊王長天不經意地說道,“唐董,你說這網上購票有沒有搞頭,現在在年輕人都上網購物,上網買火車票了,微信還搞了個網上訂餐出來,以後吃飯都不用出門了。”
唐安沒想到王長天也有這麼超前的眼光,現在就看中了票務平臺的潛力。
不過想想也不奇怪,後來幾大影視巨頭只有光羨涉足票務平臺一舉收購貓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