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盛唐風華> 第四百七十二章 殺王(六十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七十二章 殺王(六十五) (1 / 2)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尋“盛唐風華 熱門(”查詢最新章節!

漫天箭雨激射,嗖嗖破空聲如同裂帛,無數狼牙往來交錯在空中形成箭幕。箭簇破甲透體聲以及兵士慘叫、戰馬哀鳴聲不絕於耳。兩輪箭雨對射之下,已是數十條性命消逝。

李世民斜跨雕鞍挽弓搭箭,將撒袋裡的狼牙連珠射出,眨眼間已經有數名馬邑越騎喪命於李家二公子箭下。李世民並不畏死,然而麾下士兵與家將不能讓自家主公遭遇危險,在馬邑兵挽弓射箭之時,河東軍馬便已經縱馬前衝,將李世民遮蔽在身後。數面旁牌,牢牢遮護在李世民身邊,這些錦衣家將,將自己身體全部暴露在外,也在所不顧。

世家養士,在關鍵時刻,命就已經不是自己的了!

饒是如此,這些呼嘯飛舞的箭簇依舊掠過兵將頭頂,朝李世民、長孫等人落下。戰陣之上刀槍無眼,不管世家子還是廝殺漢,稍有疏忽都有性命之憂。

長孫無忌家學淵源也曾苦練武藝,終究不曾上過戰陣。雖然不曾狼狽逃走,依舊揮舞馬槊拼命撥打鵰翎,但是臉色已經蒼白如紙,牙齒緊咬下唇一語不發。

李世民遠比長孫鎮靜,面色如常神情鎮定,漫天飛舞的箭簇在他眼中彷彿不存在一般。緊催坐騎不退反進主動向馬邑越騎衝去。李豹在旁伸手挽轡,高聲勸阻:“戰陣廝殺乃是我們這些粗人的事,郎君性命金貴不容有閃失!”

箭雨橫飛之中,李世民猶自朝著李豹微微一笑:“我的號令都不管用了麼?”

向來聽話的李豹這次卻一反常態抗令:“郎君萬一有個好歹,我等皆無死所!請郎君速退!”

“李家豈有貪生怕死的男兒?我便戰死也是天意,與爾等無關,鬆手!”說話間李世民猛揮馬鞭向李豹手腕抽過去,這一下用力十足絕非虛假。李豹連忙縮手躲避,李世民趁機催動坐騎向前猛衝,口內大喝道:“李世民在此!誰敢擋我!”

李世民邊高聲呼喝邊放箭殺敵,長孫無忌與李豹也只能隨著他衝鋒,李豹使出全身氣力揮舞馬槊撥打鵰翎,眾人護衛之下,幾騎突出,李世民弓矢所向,只是敵將所在!

這幾人帶頭衝鋒,李家其他家將就不敢落後,只好不顧死傷隨著主人的坐騎向前衝陣。李世民部下軍將見堂堂李家二郎都不顧生死衝鋒在前,也覺得膽氣大增,不顧身邊袍澤紛紛落馬,咬緊牙關拼命向前。

軍漢想要出頭,無非捨出性命,靠一刀一槍搏個出人頭地封妻廕子,除此別無他途。若是能輔佐李二郎殺王仁恭奪取南商關,李家論功行賞,拜將封官指日可待。若是李世民陷於亂軍之中,自己這些人縱然回到晉陽也難逃一死。

因此兩輪箭雨交錯之下雖然河東兵將死傷遠比馬邑兵為重,卻依舊能夠維持陣型士氣。前排士兵已經丟下角弓端起長矛,準備直接衝陣,馬邑越騎營營將蕭夜叉也朝手下吩咐道:“準備了!給他們點厲害嚐嚐!”

李世民也看得明白,縱然有自己的神射手段加上帶頭衝鋒激勵士氣,己方兵馬依舊不是馬邑越騎對手。這兩輪弓箭互射多一半死傷都是自己人,馬邑損失微乎其微。

這些馬邑越騎馬術實在太過精熟,人在馬上如同貼了膏藥,上下翻騰行動自如,靠著馬腹藏身躲避箭簇,往往讓河東兵射出的箭不能奏效。等到從馬腹下鑽出抬手一箭,己方便註定有人落馬。

在馬上往來馳射,竟如同平地拉弓。這等手段的精兵若是能被自己收攏帳下,又何愁大事不成?而劉武週四千兵馬能與王仁恭頡頏至今,若非糧草不濟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其兵馬又該精銳到何等地步?

以此推算那位帶領徐家閭鄉兵全殲越騎一營,又以三十騎大破馬邑四千甲的神武樂郎君莫不是天神下凡?若是他在此地,只怕就該輪到這些馬邑越騎狼狽不堪。

此番不但要尋機底定雲中,也要設法把徐樂這等猛將收攏帳下。雖未謀面,但是李世民心中堅信,似徐樂這等無雙鬥將,王仁恭也好劉武周也罷,都不足以駕馭。惟有自己才有可能讓其歸心,有如此人物相助,這天下遲早是自己的囊中物!

就在李世民想著收復徐樂這員鬥將為己用之時,馬邑的鬥將蕭夜叉,卻也瞄上了李世民的人頭。

越騎營被王仁恭視為爭奪天下的根本,四方招攬的有力之士以及胡騎盡數塞入其中,各營營將皆為心腹股肱外人不得入。蕭夜叉乃是胡漢混血,靠一身蠻勇當上隊正已是天幸,萬無可能成為營將。

不想徐樂橫空出世,以三十騎大破馬邑四千人馬,又差點惹出善陽兵變。為平息變亂,王仁恭斬了自己的侄兒王翻,營將的位置便出了空缺。

王翻過分寬厚,這一營越騎散漫無用,王仁恭需要個粗漢行嚴刑峻法整肅軍紀壓服部下。再加上蕭夜叉在軍中素有勇名,便破格將他提為營將,希望借他的武勇壓服這些驕兵悍卒。

蕭夜叉曾與張萬歲三次比武,兩負一勝,在軍中很有些名號。事實上蕭夜叉雖然相貌如同鬼怪,實則外粗內細頗有些心機。那兩次比武敗北皆為手下留情,故意讓張萬歲成名。若是公平較量,張萬歲實際一次也贏不了。

他心中如同明鏡,胡將難得信任,當真三次比武全勝,怕是不等揚名自己的人頭先就不保。因此故意賣個交情,更是不惜把強擄來的金銀財寶盡數打點,終於坐上這個營將位置。

蕭夜叉並未因此滿足。他心知自己這個營將位置並不穩牢,整個馬邑都是王仁恭一手遮天,更換營將不過指顧間事。再者自家主公野心勃勃,想要的不是區區馬邑而是整個大隋天下。關隴世家昔日也不過是鮮卑六鎮的軍漢,王仁恭既可為天子,自己也當為柱國!

首先得讓王仁恭對自己重視,張萬歲被拿,自己就該成為馬邑第一斗將。但是蕭夜叉也知道這等事不能心急,否則王仁恭身邊親信聯手排擠,所謀不成性命反有危險。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