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盛唐風華> 正文 第三百九十三章 南下(一百零二)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三百九十三章 南下(一百零二) (1 / 2)

征伐高麗失敗之後,大隋北方,已經亂成了一鍋粥。王薄起於遼東,竇建德起於冀地,翟讓起於齊地,其餘反亂之軍,不計其數。而世家離心,各擁私兵,對這些義軍視而不見。甚或大業天子調各處鷹揚兵平亂,還要被世家大族掣肘,讓一支支平亂之師覆軍殺將。如去平翟讓的名帥張須陀,就被上官牽制,不發援師,最終兵敗生死,麾下勇將,激於義憤,竟然投上瓦崗!

那時不論是反亂義師還是北地那些世家大族,都有一個共同目標,就是將大業天子,從至尊之位上趕下來!

大業天子的應對就是避居江都,將北方丟了出去。而留下長安洛陽兩個最為重要的據點。長安以鎮關西,洛陽以鎮關東。讓關西關東,再互相牽制。

這個時候,北地世家,就再不能全力以對大業天子。而是自己之間,必須先決出個勝負來。一統整個北方,進而席捲整個天下!

關西最負眾望的是唐國公李淵,這是北地大部分世家的選擇。出身高貴,揹負天下之名,門下如雲,故舊如雨。一旦入主晉陽,頓時各方來投,天下都盼著他能起兵席捲關西。再踞關西之地,進而中原,最後整個天下!

而在關東之地,現下聲勢兩分。不願為隴西李家陰影所籠罩的世家大族,聚於洛陽。形成以洛陽為中心的勢力。大隋家底,幾乎都在洛陽,洛口黎陽兩倉,積儲了足可支數十年的糧秣。在天下大亂,百姓流散,到處缺糧的情形下。據有此間,多少軍馬都招募得來!

李淵在晉陽,遲遲不肯起兵。北面王仁恭固然是個隱患。但李淵真正忌憚的,還是關東洛陽之地!

一旦自己兵向長安,洛陽出師,以擊自己後路。縱然有潼關函谷等天險可以拒守,但無可避免的就變成了兩面受敵,一旦在長安城下遷延日久,到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誰也說不準。

而李淵也嘗試過與洛陽諸家結好,甚或不惜開出最為優厚的條件,但洛陽只做視而不見。反倒是不住在招兵買馬,積蓄實力。一時間真是牽制得李淵動彈不得。

不過好在關東還有位蒲山公。現在關東,真正實力最強的,不是據有洛陽的世家團體,而是這位蒲山公李密!

若說唐國公李淵是負數十年之望,順理成章走到關西之雄的位置。那這位蒲山公,則是靠著自己一人手腕,硬生生在數年間,成為關東最大的強豪!

蒲山公李密,也是當年北周柱國之後,世襲蒲山郡公職位。當年郡國之中二李,隴西李一脈傳下來,便是李淵。襄平李一脈傳下來,就是李密。

雖然同姓又是當年同時起家的二李,但襄平李人丁不旺,連著幾代都是單傳。但為世家,一旦人丁不盛,那就衰落極快。到得李密,雖然長成襲爵,但家道已然中落不堪。到得李密,以襲蒲山郡公的爵位,在朝中謀得的差遣不過就是東宮千牛備身,在大業天子未即位時,在他身邊為一執戟之士。

若說大業天子有什麼終身都要壓制的敵人,那就是當年北周八柱國之後。襄平李家都已經落魄到了這般地步,大業天子仍然毫不猶豫的以李密有文名,為東宮千牛備身實在太過屈才為名,奪了他的差遣,打發李密回去繼續讀書。

到了這般地步,李密如何能不以大業天子為敵?從此就和越國公一系,勾連到一起。並得越國公嫡子楊玄感看重,當楊玄感反亂之際,李密正為重要謀主之一。

楊玄感變亂失敗,李密為隋軍所執,途中逃脫,隱於漁陽。放在其他人身上,到了這般地步,憑藉出身,尋一世家蔭庇,並不為難,從此安安分分的過完餘生就是了。若是投效的世家能飛黃騰達,說不定還能熬到翻身的時候。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