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樂也很清楚,自己很快就要死了。
他再如何了得,畢竟還是血肉之軀。
不可能靠著一己之力,逆轉如此巨大的人數差距,更何況就在剛剛,他和當今天下頂尖鬥將大戰一場,又受了如此重的箭傷。
以這等狀態對抗千軍萬馬本就是取死之道,更何況現在的徐樂胯下無馬手中無槊就更加不適合交戰。
以一敵眾的一大要點,就是要保證自己靈活機動,不能真的被對手困死。
試想四面八方兵器齊下,任你有多好的本領也難免亂刀分屍。
是以為大將者必有良駒,其中很重要的一點便是保證自己在戰場上可以保持速度。
依靠馬力拉開自己和敵人之間的距離,同時打亂對手的陣型,讓數量眾多的對手無法形成合圍,這是亂戰的第一要素。
不管對手的總數有多少,要保證自己同時面對的敵人就是那幾個,如此才不至於陷入被動挨打不能還手或是被人亂刀分屍。
當日徐樂單騎撞陣,險些斬殺突厥老汗執必賀,固然是憑藉一腔血勇一身絕技,也是因為吞龍寶馬神駿,不讓突厥人形成徹底合圍之勢。
手中馬槊更是可以開啟一個圈子,保證自己處於安全範圍之內。
如果不是擁有這份見識,單是憑膽魄氣力胡衝亂打,便是有十個徐樂,也早就葬身亂軍。
可是今晚,這些條件都不具備。
眼下徐樂既無戰馬也無長兵,反倒是有一身沉重甲冑以及箭傷。
這身本應是楊廣穿戴的御用甲冑固然防護力驚人,其分量同樣可觀。
哪怕是經過反覆鍛打之後,其重量比同等甲冑輕了將近一半,依舊不是常人所能負擔。
饒是徐樂體魄過人,也不過是能夠保證穿戴甲冑之後可以正常活動,不可能騰挪縱躍跳高伏低。
更別說時刻與敵人拉開距離,不讓對手形成合圍。
再者說來,他身上所中的數十鵰翎也不是兒戲。
依靠著驚人的六識以及勤學苦練打下的深厚根基,徐樂及時避過致命處,又靠著寶甲的防護力以及絲綢襯裡的阻礙,抵消了大半力道。
可即便如此,這些精鐵打造的箭頭,依舊不是好相與。
哪怕這些騎兵所用的弓勁道較弱,箭簇依舊射穿鎧甲鑽透皮肉。
這些箭矢不但撕裂身體制造痛苦,更是製造了大量出血。
不管一個人武藝再怎麼了得,體內的血量總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