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盛唐風華> 第六百六十五章 盛唐風華(三十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六十五章 盛唐風華(三十四) (2 / 2)

“不見蹤跡?”李建成一愣,隨後陷入沉思。他終究不是個愚人,知道劉文靜這個時候不會故意拿自己尋開心。他所指的是棋子,說得則是徐樂。這個人確實像是從天而降一般,從一個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如今竟然變成了李家的股肱重臣,甚至可能影響戰場勝負。用他比喻棋子,倒也算得上恰如其分。可是……

他搖搖頭:“這枚棋子如今已經落下,某可沒這個本事讓它從棋盤上不見。”

“這個本事大郎沒有,其他人卻未必沒有。大郎只要如此輕輕一推,這枚棋子便……”說話間劉文靜將手指放到棋子上微一用力,這枚精製的玉石棋子便從棋盤上飛出落於地面木板之上,發出一聲脆響。

李建成連忙道:“肇仁此時就不必打機鋒了,有什麼話只管明言就是。”

“這並非什麼機鋒,而是眼下長安的時局。大郎你本該看得清楚,只不過最近被這些小事迷了心智,以至於未曾看出這裡面的關竅。大郎請想,如今主公最在意之事為何?洛陽?晉陽?還是……大興宮?”

李建成一愣,隨後眼前一亮,低聲道:“肇仁莫非也看出來了?只不過如今強敵未去,我們此時行事是否操之過急?實不相瞞,某私下與大人曾談過此事,大人也在擔心,我們剛剛立了代王為君,朝令夕改只怕為天下笑柄。”

“此言差矣!自古來名不正言不順,主公如今雖然為唐王,但終究不是天子,人心自然不會歸附。楊家父子倒行逆施人心盡喪,楊侑黃口小兒無才乏德,何以為萬民之主?況且如今群雄四起干戈不休,若無主公坐鎮,這長安早已易主,楊侑首領都難保全就更不必說宗廟社稷。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事,楊侑理應法堯禪舜,把江山交給主公,如此還能不失為富家翁。否則,只怕日後想要做個富貴閒人亦不可得!主公一旦登基,那些頑抗之徒便沒了指望,不歸順李家又待如何?天下豪傑也必然群起響應紛紛來投。再說連薛舉那等小人都能建號稱孤,難道主公反倒要屈居豎子之下?”

李建成頻頻點頭,表示對劉文靜的言語完全同意。事實上他也知道,父親從一開始就沒打算遵守李世民與衛玄之間的約定,更沒想過讓楊侑一直當傀儡天子。自家興兵造反所為何事?還不是為了這帝王寶座?讓這小兒多待一日,對父親而言都如鯁在喉寢食難安。對父親來說,不管是突厥狼騎還是瓦崗健銳,都不如帝王寶座來得重要。

只不過李淵要維持自己仁厚名聲,這件事就不能做得太難看。以刀劍脅迫婦孺這種事,李淵還不至於明著做出來,況且還要顧及隋氏舊臣的想法,是以一時不敢妄動。再說李建成哪怕促成此事,日後徐樂回來,李淵也沒法以此功勞保全自己,劉文靜所言于徐樂這件事上並無助益。

劉文靜卻搖頭道:“大郎請想,徐樂如今人在江都,性命繫於何人之手?設若主公稱帝之事為楊廣所知,以其性情會如何行事?到時候徐樂的性命又當如何?”

李建成這才醒悟過來,劉文靜居然一箭雙鵰,既讓父親達到心願,又能隔空射出一支冷箭。饒是徐樂本領再強手段再高明,也不可能對這種手段做出提防。文士以謀略殺人,卻非武將所能比擬,單是以心機智謀論,就差了不知多少。

只要徐樂死在江都,鸚鵡洲之事也就沒了對證,李世民就算打探到什麼訊息,也沒法向自己問罪。不但這一關可以闖過,在父親面前還能立個大功!他心中狂喜,連忙問道:“某該如何行事,才能讓楊侑小兒通曉時務?還望肇仁教我!”

劉文靜一笑:“這有何難?其所仰賴者衛玄而已,衛公年事已高不復為能,又能護的了他多久?只要讓衛公明白此中利害,由他入宮勸解,不怕小兒不交印璽!”

“可是衛玄當日與二郎有約,此人又非等閒之輩,只怕……”

“二郎之約與我等何干?況且這是關係李家千秋基業的大事,就算二郎知曉,也該為主公分憂,總不至於去幫外人。大郎只管放心,此事包在我身上!”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