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盛唐風華> 第六百五十五章 屠龍(二十四)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六百五十五章 屠龍(二十四) (2 / 2)

。可是等到楊廣登基,天下便不成個樣子。尤其是遼東征伐鬧得天下大亂,隨著楊玄感、王薄等人起事,好不容易穩固的江山便徹底分崩離析四分五裂。世道終於開始吃人

。百姓性命變得如同草芥,五胡亂華的慘狀不知幾時又會重現人間。這其中固然有世家門閥煽風點火推波助瀾的罪責,楊廣也同樣難辭其咎。身為一國之君,便要承擔自己的責任。哪怕打壓世家收天下之權乃是楊堅時代便開始的制度,楊廣不過是蕭規曹隨而已,但是楊堅時代能夠維持局面楊廣未能做到,這便

是他應承付的罪責!如果不是他弄得天下大亂群雄並起,似王仁恭這等人便不會生出不臣之心,也就不至於對百姓敲骨吸髓壓榨民力,徐家閭不至於毀滅,阿爺也不至於死。乃至如今江都城

內的種種慘狀,步離、韓家兄弟等人的遭遇,楊廣都脫不了干係。自己既練就一身本領要為天下謀福,理應為百姓誅了這惡人。只不過楊廣居於深宮大內,身邊有重重甲兵守護,單槍匹馬想殺他不是容易事。且不說如何對付那些護衛,光是想要在重重宮殿中找到這個人,就不是一件容易事。江都宮規模雖然不及長安大興宮,可是房舍怕不是也有上千,想要在裡面找到楊廣不啻於大海撈針。如今他既然

下旨召見,倒是省了不少氣力。雖說面君之時不得攜帶寸鐵,可是殺人也不一定需要兵刃!徐樂自信只要自己能進入楊廣十步之內,只憑徒手也能結果其性命。只要拼出性命行刺,就算沈光這等好手護

駕也遮護不住。結果楊廣之後如何逃出江都保住自己性命,又或者於局勢有何影響,徐樂並沒有想太多也不願去想。大丈夫行事幹淨利落,瞻前顧後註定難成大事。若是扭扭捏捏為了所

謂大事連自己身邊親人的仇都不敢報,人活著還有什麼意思?再說如今大隋國勢已衰,大好河山必定易主。李淵在晉陽養精蓄銳多年,兵強馬壯資財甲杖堆積如山,如今又得了長安大有席捲關中之勢,手中還握有代王楊侑這麼個傀

儡。自己刺殺了楊廣大隋群龍無首,於李淵而言怎可看也是利大於弊。如果在這等局勢下李淵依舊無力一統天下,那就證明他並非人主之相,自己再怎麼出力也是枉然。是以徐樂此時收刀並非手下留情,而是為了殺掉更重要的人物,捨去自己性命做博浪一擊。沈光、承基自然猜不出這位樂郎君的心思,只當他到底是李淵部下顧全大局,

這個時候要以主家命令為重不疑有他。宇文承基道:“這兩兄弟我自會交到來六手中,他不必來了。樂郎君,你我之間的事……”

徐樂看了承基一眼並未作答,而是朝沈光說道:“既是太上皇召見,還請沈郎君帶路。”沈光在前徐樂居後,兩人一前一後出離房間,向甬道外走去。承基在後望著兩人背影,腦海中反覆出現徐樂分別時那道眼神。作為武人,他能感覺出那眼神中所蘊藏的濃

烈殺意,饒是承基這等神勇之人,也不由得為這股殺氣所震懾,心頭莫名一寒。從他眼神看,其已然恨自己入骨恨不得食肉寢皮,想要與他化敵為友做個敵國之交顯然不能。本來自己難得遇到這麼一個武藝氣力乃至相貌都投契的對手,從心裡想要交

他這個朋友,沒想到居然會為了一個小娘鬧到這種地步。要是早知如此,自己當初會不會抗拒父親命令,不把那個胡姬交出?這個念頭在腦海中微微轉動,隨後承基自己也知是痴心妄想。說到底自己宇文家大郎的身份,就註定自己很多行為身不由己乃至言不由衷。就像徐樂所說保護城中婦人這

種事,自己何嘗不想做,又如何做得成?那些婦人如此,胡姬亦是一樣。

但願徐樂千萬不要為了一個胡女做出什麼糊塗事,白白賠上自己這條性命,像這等好漢理應在戰陣上死於自己手中,千萬不要喪命於無名小卒之手。他回頭又看了一眼韓家兄弟,兩人依舊昏昏沉沉毫無反抗之力,此時要結果兩人不過是舉手之勞。反正與徐樂註定交惡,多加兩個人命也沒什麼關礙。可是大丈夫立於天地之間,行事坦坦蕩蕩,怎能行此苟且之舉?宇文承基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心內暗道:至少這件事自己還能做主,就讓自己率性而為一次,想來大人也不會見怪。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