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盛唐風華> 第五百七十二章 雄都(十五)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七十二章 雄都(十五) (1 / 2)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尋“盛唐風華 熱門(”查詢最新章節!

“輔機,你此番真是太過分了!”

李世民軍帳內,郎舅二人對面而立,李世民手按刀柄怒目而視,兩眼緊盯著長孫無忌,眼中似乎要噴出烈火。長孫無忌低頭不語,擺出一副聽憑處置的態度。

晉陽城中世家子大多與李建成親厚,對李世民態度多是不冷不熱,加上李世民喜好結交軍將,舉止又是武人風範與這些世家子不相得,與這些人也就越行越遠少有結交。長孫無忌算是世家子裡面的異類,頂著巨大壓力依舊保持和李世民的鐵桿盟友關係。

世家之間彼此聯姻,以婚姻為紐帶互為羽翼乃是司空見慣之事,對於他們來說親情遠不如利益重要。長孫無忌雖然不至於如此涼薄,卻也不會因為郎舅關係就對李世民另眼看待。之所以願意與他結交,既是兩人性情相得,也是對李世民才具的認可。就在晉陽城大多數人認定李建成乃是李家家主不二人選時,長孫無忌便堅信繼承李家基業乃至建立霸業的應是二郎,因此對李世民忠心不二,不惜犧牲性命。

兩人一文一武一動一靜,配合得天衣無縫,李世民固然能親近軍將得士卒之心,可是在軍中建立威信武勳,也離不開長孫無忌的輔佐。別的不說,李世民性情豪爽,又要拿財貨結交軍將,沒有長孫無忌為其統籌排程,以他名下的產業怕是也難以支撐。是以李世民對長孫無忌素來信任也格外親厚,郎舅之間既是至親又相處如手足。縱有分歧也能在三言兩語間解釋清楚不會鬧出大亂,這般不留情面的訓斥發作乃至鬧到要拔刀斬人還是第一遭。

李世民的手緊握刀柄,那口直刀隨時可能出鞘飲血,將長孫無忌人頭砍下。長孫無忌看得出來,自家妹婿並非裝樣子,而是是動了真火,隨時可能動手。可是他面無懼色語氣從容,對於李世民的怒火如同未見。

“某違抗二郎軍令,擅自洩露軍中機密與樂郎君知曉,理應問斬。二郎若行軍法,某也無話可說。只盼二郎斬下我的首級之後,別忘了點動人馬,去接應樂郎君和他的部下,免得他麾下人馬白白送死。”

望著長孫無忌這副模樣,李世民心中既氣又有些感動。他明白,長孫無忌此舉完全是為自己著想,拼著觸犯軍法丟掉性命,只是為了不讓自己冒險。乃至生死關頭也不曾提及長孫音,也是表示立場。他始終認定乃是自己的部下而不是內親,不需要靠姻親關係保命。

李世民並非不知好歹之人,看得出長孫良苦用心。然則一想到長孫無忌為了自己,不惜把徐樂性命置於險地心中這團怒火就難以遏制,更讓他難以接受的,則是長孫無忌與自己這般親厚,為何也和俗人一樣,不明白自己的心意?晉陽城中文武才俊不計其數,可是真正能明白自己心意的,卻只有徐樂一人。

“大丈夫生於亂世,便不能想著安享富貴老死床榻。身為七尺鬚眉攜三尺劍建不世之功,才不枉在天地間走此一遭!不管想要功名富貴還是江山社稷,都該靠著自己一刀一槍去拼殺回來,而不是高臥房中坐享其成。若是放任至交良朋為自己犯險,自己卻無動於衷,那等人活著又有什麼滋味?”

長孫無忌道:“二郎所言不無道理,然則這是軍將的道理而非帝王之理。國公自起兵以來,不論前敵戰局如何,從來都安坐軍帳發號施令,幾曾見他披堅執銳身先士卒?這便是人君與軍將之別,某心中的二郎固然是頂天立地的英雄豪傑,更是這錦繡河山之主,理應運籌帷幄決勝千里,而不是親臨戰陣白刃廝殺。某也知長安得失關係重大,二郎的前程乃至李家家業都繫於此役。可正因如此,才該讓能殺善戰的虎將去奪門開城,而不是讓二郎去逞血氣之勇。不但平白壞了自己性命,於李家大業也無好處。”

李世民瞪著長孫無忌,往日裡長孫對自己言聽計從,只要一聲令下,他便會想方設法做好準備,讓軍令得以順利實施。今日他非但抗令,還豁出性命與自己爭辯,顯然是已將性命置之度外,準備用性命規勸自己?

簡直豈有此理!

“你以為為了某的性命著想,就可以肆意妄為?違抗軍令?人人如你,這軍中還有規矩可講?某以輕騎奪門,樂郎君率玄甲精兵掩殺接應,長安城一鼓可破。如今玄甲騎群龍無首,就算某親自指揮,其鋒銳也不能和樂郎君相提並論,玄甲騎精銳甲於天下,然則主將不利,也未必就能取勝。且今夜倉促行事,諸軍未曾準備難以接應。僅憑孤軍偏師何以當此重任?你自作聰明實則壞了大事,該當何罪?軍法無情!便是父子骨肉,犯了軍法也要定斬不饒!你抗令違制,自作主張,論罪當誅!”

說話間李世民猛地拔出腰間直刀,長孫無忌不閃不避,微合二目安心等死。營帳內金風驟起,直刀刀鋒緊貼長孫脖頸,只要他稍有動作輕則劃破皮肉重則危及性命。但是長孫無忌依舊紋絲不動,寶刀雖利未損其分毫。

李世民冷聲道:“你的人頭權且寄下,先行將接應的事做好。等攻破長安再與你算清楚。”

“我軍人馬已經集結完畢,大郎軍中也打了招呼,只要城中一有動靜,立刻就可進兵接應。大郎部下也會出師接應,只要有一支軍隊動手,大郎想要安坐寶帳也是不能。”長孫無忌並未因李世民手下留情就表現出歡喜之色,態度依舊冷冰冰的,彷彿李世民寬恕的不是自己而是旁不相干之人。

“我軍兵馬雖寡卻是善戰精銳,挾蒲津斬魚俱羅之餘威,與京兆鷹揚相比,足可以一敵十。再者只要我軍一動,其餘各部兵馬縱然想要坐觀成敗亦不可得,否則國公震怒,他們全都難逃罪責。只要樂郎君得手,這長安今晚便可易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