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卯寨是雲中之地北面防禦體系的一座軍寨,孤零零的懸在山間,俯視山下通路。
烽燧之後,繼以層層軍寨,以消耗草原南下大軍的巨大沖力。
這軍寨和環繞著雲中城的矮山防線的軍寨形制差不太多。但是因為將人力呼叫到此地趕建軍寨不易。所以雲中城外的軍寨是雙層巨木夾夯土的寨牆,各種輔助防禦體系俱全。而這北面山間的前哨軍寨,寨牆是石頭堆壘起來,輔助防禦設施也有欠缺。
但是對於前哨軍寨而言,這樣的程度已經足夠堅固。一般草原民族大舉南下,不會白白在這裡消耗人命,繞過這邊深入腹地,就要大把村閭可以搶掠,大把生口可以掠奪,而且對於草原民族大軍而言,也沒有什麼糧道可言,何苦硬攻這些軍寨拼人命?
所以一般對於這些前哨軍寨而言,別看到時候孤懸在外,其實倒頗為安全。起到的作用就是收容各處烽燧退回來的燧兵,監視還有沒有後續人馬加入入侵大軍,並且在草原民族迫於漢兵齊集,退回草原的時候,覷著便宜出來中途截殺一番,要是撞得好了,往往也會砍下十幾二十枚首級,奪下百來個生口。
這些孤懸在北面的軍寨,不是讓草原民族大軍進得艱難,而是讓他們退得艱難。只要敢於入侵,在退走的時候,總要讓他們丟一大塊肉下來!
漢家邊地,和歷代草原民族的征戰,除了不多次數的深入不毛,犁庭掃穴之外。更多的就是設定這樣的防線,爭取讓草原民族每次入侵,損失都大於所得。這樣耗得一個又一個曾經強悍兇狠的民族,消失在歷史的煙雲裡。邊地軍民,也為此一代代的戍守,戰鬥,犧牲。
但是這次,冬日執必部萬騎南下,卻一反常態,一個個的強攻硬打這些軍寨,不管付出多大代價,也要將這些孤懸山中的軍寨,一個個開啟!
必須要開啟這些軍寨的原因也並不複雜。一則就是獲取這些軍寨中的存糧,冰天雪地冬日出征,多一點糧食,就是多一點生存的保證。二則就是這個天氣,哪怕青狼騎個個都是牲口,也不能野外露宿太久,哪怕有帳篷避寒,能住在室內就儘量要住在室內。
三則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必須不斷的給恆安鷹揚府施加壓力。而這施加壓力,不是不管不顧的一頭扎到雲中城下,這和送死沒什麼區別,最好的方式,就是一個接一個的打下這些軍寨,讓恆安鷹揚府頸項上的套索,越來越緊!
~~~~~~~~~~~~~~~~~~~~~~~~~~~~~~~~~~~~~~~~~~~~~~~~~~~~~~~~~~~~~~~~~
山嶺之上,白雪覆蓋。
百餘名強壯的奴兵,被驅趕上前,借用著破碎的地形,慢慢的迫近到壬卯寨前。空中不時有一支支弩箭飛過,發出撕裂空氣的嘯聲。
但這些青狼騎迫近得極其小心,不過兩三百步的接近距離,至少花了一個時辰的時間。而在後持弓壓陣的青狼騎,也並不如何催迫他們,只是緊緊的跟在他們後面。
而在山腳之下,則是上千名青狼騎散佈。或者策馬在四周巡視,或者下馬等候。奴兵也升起了火堆,輪換著讓他們取暖。
執必思力的旗號也在隊伍中飄揚,執必思力坐在幾副疊起來的馬鞍上,一邊烤火,一邊看著這場緩慢的攻寨之戰。
每名奴兵,穿著長大厚重的皮袍,揹著木杆長繩,喘息著迫近。
寨牆之上,偶爾冒出個人影,覷準了才發出一矢。雖然發射速度不快,但是每一矢發出,十有七八就有一名奴兵慘叫著倒下。然後被壓陣的青狼騎搶下來。但這般天候,一旦負創,活下來的可能性也不甚大了。
等到了幾十步的距離,這個距離青狼騎的步弓已經可以威脅寨牆。寨牆之上,頓時就冒出了幾十條人影,箭矢駑矢也驟然密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