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樂靜靜的看著劉武周,不言不動。
這一番話,著實義正辭嚴,情理周密,慈悲之心,溢於言表。
可劉武周真的是這麼想麼?
縱然自己不攪鬧這麼一場,劉武周也必然要尋找破局的辦法,不然他何必在雲中城苦苦支撐到現在?真到兩雄廝並之際,難道馬邑郡百姓就能好過了不成?
而且馬邑這雙雄僵持越久,給突厥人的可趁之機越多。等到秋高馬肥,突厥人可以大舉南下之際,那時候馬邑百姓的酷烈境遇,才真正讓人難以想象!
與其這樣,還不如早點讓這雙雄分出個勝負!
就算是劉武周說的是真的,難道王仁恭兵馬打上門來,自己就任他屠戮不成?難道看著神武城被潰兵搶掠屠殺,自己坐視桑梓之地就這樣被糟踐不成?
王仁恭揮兵而擊神武,自己甘冒奇險,去為劉武周試試王仁恭兵馬成色,以為將來決戰做準備,最後反倒收穫一場大捷,又錯在何處?
縱然自己有借劉武周旗號舉動,激化王仁恭和劉武周之間矛盾,迫得他們決裂,不得不都使出斷然手段分出勝負。徐樂始終堅定的認為,馬邑這場戰事,早打比晚打好!
別忘了,突厥始終在馬邑之側,虎視眈眈!
劉武周這番話,將罪責都安在自己頭上。不管劉武周的意圖為何,又如何能動搖自己本心?
不過是藉著自己,收攬人心而已。而劉武周唯一可以恃而和王仁恭對抗的,除了四千精銳之外,就是馬邑郡的人心!
徐樂在心裡微微嘆了口氣,自己是從來不肯低頭之人。不過劉武周若是為了能擊敗王仁恭,藉著自己再收攬一輪人心,那麼也就由著他便是。
或者是覺得自己太過桀驁,先打壓一番再說?
這劉武周啊,終究是格局稍微小了那麼一些…………
男兒大丈夫,直道而行,何愁人心不歸?男兒大丈夫,爭天下之際,得英雄而用之,又在乎別人是不是桀驁不馴做什麼?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徐樂身上。似乎都在期待著徐樂做些什麼。每個人都屏住了呼吸,似乎害怕在雲中出現,就一路剛硬到底的徐樂,憤然與劉武周決裂。而這位馬邑郡難得的少年英雄,最後卻在這雲中城下飲恨收場!
而劉武周的目光,也死死落在了徐樂身上。情不自禁的捏緊了拳頭。
這位樂郎君,驚才絕豔。得而臣之,是每個有志天下英雄之夢想。但是此子實在太過於桀驁,不將他身上刺拔掉,不讓他心甘情願為自己效死力。總覺得這位樂郎君過於飛揚的劍眉,就如一把鋒利的兵刃,總有一天會戳傷自己也似!
自己挾大義名分,馬邑百姓安危一番發作,這樂郎君到底是低頭甘心效命,還是憤然而起,掉頭便走?如果要走,自己是不是乾脆就將他斬殺於這雲中城下,免得為將來之患?
徐樂回顧了一下身邊諸人,用目光示意韓約步離兩人退開一些。韓約迎著徐樂目光,最終咬牙退下。而步離似懂非懂,看著徐樂向她搖頭,終究還是聽話的退開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