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靈異小說>盛唐風華>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 逐北(二十三)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正文 第一百七十四章 逐北(二十三) (1 / 2)

雲中城內,入冬之後,反而是最為熱鬧的時候。

春夏秋季,都要在這片貧瘠的土地上耕種,行商,放牧。才能積攢出生存下去的資源。還要在各處村寨,山堡,烽燧處提心吊膽,擔心突然升起狼煙,無窮無盡的草原民族突然洶湧而來,進入雲中之地燒殺搶掠,開啟通往南面更為富庶之地的通路。

這三個氣候相對來說好些的季節,反而對雲中之地百姓而言是最為難熬的。邊地生存,從來都不簡單。

到了冬季,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的時候。在其他地方哀嘆於冬日寂寥,日子無趣的時候。雲中百姓,卻是有著與其他地方不同的別樣生活樂趣。

外間散居的百姓,每逢冬季,反而大量的湧入雲中城來。

一則是冬日不是草原民族用兵季節,不必在烽燧堡寨值守,可以安心度過一冬。

二則就是雲中之地,雖然大隋結束了南北朝的幾百年混亂。但是在邊地還是延續了駐屯軍府的模式,百姓和恆安鷹揚府關係很深,平時為恆安鷹揚府種田,戰時為恆安鷹揚府轉運物資,或者上城守備。換取的就是出產不向郡府交稅,也不應郡府的庸調。

雲中貧瘠,恆安鷹揚府要受郡府甚至河東等地調撥糧食物資供養,這些屬於恆安鷹揚府的軍府百姓也同樣也能分潤。冬日艱難,戶口匯聚於雲中城內外,軍府還要開倉放糧,供冬日他們的嚼裹所用,恆安鷹揚府是絕沒那個能力將糧食物資分送到各處軍民點的,還不如趁著冬日將幾萬戶口儘可能的集中起來。

當年鮮卑六鎮,就是這個模式,大隋追根溯源,就是起於鮮卑六鎮,在邊地還是沿用了這個軍府駐屯模式。

冬日集中軍府戶口,聚於一地,反而節省糧食燒柴之類的物資,還可以趁機加固翻修一下軍府的各種城防設施,正是一利兩便的事情。

正因為這個原因的存在,每逢冬季,雲中城倒是一片熱鬧景象。各處莊堡中人,在烽燧處守了大半年的軍漢,幾乎都趕了回來。反正丟下的地方都是精窮,草原民族要是願意冰天雪地裡凍餓死一大半馬匹趁虛趕來劫掠,也什麼都撈不著。

就算平毀了那些村堡,住人的地窩子兩天就能挖出來,壕溝寨柵也多不了多長時間。烽燧則都是乾打壘建起來的,百十年風吹日曬,夯土堅硬無比,想徹底一個個平毀,讓那些草原民族用牙慢慢啃吧。反正這麼多年下來,冬日之中,這些草原民族沒一個願意幹這種蠢事。

雲中城內外,一時間多了數萬人口,城內城外,到處都是。軍府所屬百姓,每年都在軍中應役,自有其紀律性。城外有挖滿地窩子的避冬營地,城內空房子也都住滿了人,按照堡寨約束,井井有條。奇寒季節,這麼多人聚居在一起也不擔心也有疫病發生。

每日精壯都會被集中起來,或者教導訓練軍陣之術,或者翻修城防設施。這些事了了的時候,城內城外,都升起社火,裹著皮袍子的百姓聚於一處,看著鵅戲,小孩子你追我跑,一片歡樂祥和氣氛。

每個五日,堡寨之主或者一族之長,就按照花名冊所登記的戶口去領糧米燒柴,都是恆安鷹揚府供應,數量差點,加上自己帶來的吃食,每日裡也能對付飽肚子。

要是風雪停了,大太陽冒出來,就能見到城內城外多少人袖著手,一邊閒聊一邊曬太陽。那個舒服模樣,彷彿給個官兒都換不來。

腰裡要是多幾文開皇通寶的,說不得還得神神秘秘的尋個僻靜所在,偷偷喝幾口店傢俬釀的濁酒——從冬季到春季,雲中之地是嚴禁釀酒,節約糧食,抓著了就要打軍棍罰苦役。可還是擋不住酒蟲作祟,要是能幾口酒下肚,那就徹底美上天了,那是讓進洛陽城金鑾殿都不換!

多少年來,邊地之人就是這樣生活,自得其樂。不管中原腹地將他們視為怎樣的邊鄙野蠻之輩,還是在這最險惡的環境中生存下來,抵禦著草原民族一次又一次的入侵。有的時候成功,有的時候失敗,但卻從來未曾離開過這片土地。

雖然雲中城此時情形,是大隋開國數十年未有之險惡。劉武周帶領他們北拒突厥,南抗王仁恭的敵視。軍府儲存糧食極度緊張,甚至都無法支撐到開春。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