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牆之上,已經遍佈恆安鷹揚兵。
雖然壓制城外草原部族聚落營地的軍馬已經收兵回城,但是經過這麼一場驚擾。城牆上的守軍卻還未曾撤走,誰知道今日還會鬧出什麼事來?
這些恆安鷹揚兵按照各自編制,站定守備位置,各種守備器械也早就到位。本應嚴密警戒值守,可現下人人都伸長頸項,只是看著被押送回來的徐樂。
就連在城牆上帶隊的各級恆安府軍將,也都各個神色複雜,偶爾眼神對視,各自都暗暗搖頭。
本鄉本土子弟,去和胡族廝殺一場,還佔了便宜,這倒成了罪過了?既然這樣,大家也都別打仗了。
要說胡漢之分,對於邊地中人而言,感受不是那麼強烈。常年胡漢雜處,交往甚多,大家都是一般掙扎求存,只是想活下來。
但是這鄉土抱團情分,卻是更烈。在這嚴酷邊地,若是本鄉本土之人再不互相照顧,那真的就是活不了幾年!
所以王仁恭以外郡之人,帶領一群異鄉為官的世家子弟,欺壓本土出身的劉武周,馬邑郡中才有這麼多支援劉武周,讓他可以撐持下去。
而徐樂鬧雲中的時候,劉武周不得不出來收拾局面。原因無他,就是著落在馬邑郡本鄉本土人這幾個字而已矣!
而今日聽說徐樂又鬧了千餘越部,本地輕俠少年雲從左右接應,而這些恆安鷹揚兵同樣也覺得不平,怎麼就拿下了徐樂?
不過大家也都看著,因為每個人都相信,劉武周總會照應好本鄉本邑之人!
城門開啟,苑君章帶頭而入,十幾名苑君章親衛垂頭喪氣的押著徐樂幾人魚貫跟隨。
幾百滿臉通紅的輕俠少年,止步不前,聚於城牆之下,似乎鬧出這一番場面還不夠發洩他們過於旺盛的精力也似。人人乾脆仰著脖子和城牆上的恆安鷹揚兵交流起來。
“樂郎君可是給咱們馬邑男兒爭了大臉,恆安府這般對他,也不怕寒了馬邑好男兒的心?”
“都知道恆安府吃的餉少,打的仗苦,還有個賊孃的王太守老要尋恆安府的錯處。可咱們馬邑男兒,還是前仆後繼的入恆安府,圖的不就是本鄉本土有個照應?誰欺負咱們都不成!咱們是信得過劉鷹擊,要是樂郎君有什麼好歹,咱們可是不幹!”
“說得是,本來想保著走這一趟大集,腰裡揣幾個錢,就手入了恆安府,不圖什麼富貴,就圖男兒快意,做番英雄事業,現下卻是要再想想了。”
“說得正是,王太守那裡咱們自不會去,河東唐國公那裡卻大可以走一遭!要是劉鷹擊沒膽氣了,不想再護住咱們鄉里人了,咱們就自去各奔前程!”
幾百輕俠少年七嘴八舌的嚷嚷,城上軍將士卒只有苦笑。
和這些輕俠少年計較,他們打殺不怕,還壞了恆安府的名聲。這一趟秋日大集,來了如許多輕俠少年,真的有不少人是準備就手加入恆安府的。
馬邑輕俠少年不比中原腹地那些輕俠,是真的吃得苦,耐得寒,性子剽悍,能衝能殺的。而且邊地抱團生存,也守得軍中紀律,補入軍中就是上好兵源。雲中良家子,從漢代.開始就是全天下都眼熱的好兵。
要是失了他們的人心,對此刻岌岌可危的恆安府來說,還真算是件不小的事情!
但願劉鷹擊能處斷好此事,這事情苑長史當真做得差了!
軍將不管,士卒們說不定還有些贊同這些輕俠少年的話語。這幾百號輕俠少年,聚集在城牆下,越發的熱鬧起來。有人還吹起口哨唱起俚曲,言辭中開始漸漸的對苑君章都有些不客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