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上的事情,總的來說就像是高山上的雪球,若是會做,則越滾越大,否則一絲風浪都不會驚起。
將此書推廣到大江南北,李幼白本來就沒有任何反對意見,只不過,若是將正規的渠道都售賣出去,那南湖書院的名頭有可能被其他地區的書行給打壓下去了。
若是不賣,只留自己的渠道同人做生意,非常大機率會遭到同行打壓,從而無法進入其他地區售賣,這是非常符合商人逐利想法的。
你能賺,來到我的地盤就不再可能了,除非大家通力合作,否則免談,總不能讓你將我地盤裡的銀子給賺走,我賺不到你也別想。
總而言之,合不合作都可能會結下樑子,做生意一樣是件令人非常苦惱的事。
韓非墨向來沒有主見,等到李幼白過來,急著就問起這事,李幼白站在旁觀者的角度給他如此分析了一遍利弊,等聽完以後他沉默了會,隨即嘆息一聲。
“書難念,生意亦是難做,生而為人真是苦矣。”
李幼白不以為意的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失敗才是常態,成功不過偶然得之。”
“李兄倒是看得開。”韓非墨頗為豔羨地說。
在他眼中,李白無論出身還是如今地位,功名,誰人不羨慕,哪怕是他自己也同樣如此,現在想想,當皇子的那段日子,還不及如今當個寂寂無名的教書先生有趣清閒。
精讀聖賢書,鑽研大道理,最後與朝中大臣明爭暗鬥,打得你死我活,他覺得實在太過於醜陋了,人之一生不該如此,像李白這般腳踏實地與展望將來圖謀事業才是他所向往的生活。
李幼白只是笑笑,若看不開,那她穿越過來的第一天,哪怕有天書傍身,在無親無故的世界裡,抽離前世獨剩她一人,長年累月,沒點心理建設當真是一天都活不下去。
有關於書籍生意上的問題,如今韓非墨與本地一個書齋達成了緊密的合作關係,對於從各地過來的書行代表,商販,李幼白則還是保持原有態度。
必須把南湖書院的名頭掛在最前,利潤上己方可以少拿些許,但絕對不會把書籍的銷售渠道全部賣個乾淨,自己會保留大部分的自主權,以此來保證南湖書院對於三國演義本書的權威性。
韓非墨點頭應允,便說:“李兄,此事你是否要親自出面商談?我還未與那些人透過氣,只說考慮一二,若是有意我著手安排。”
“不必了。”
李幼白抬手拒絕韓非墨提議,她改口道:“我身份擺在這裡,法家當道,我為官,背後是蘇林兩個大家,現在又弄了書院,沒觸犯過律法,但是,總不能頂著這些名頭到處拋頭露面行商賈之事。”
她走了兩步來到書院裡頭,雨還未停,冬日的雪已然消融開來,到處都是溼漉漉的一片,絨毛般的雨絲附著在各處,粘稠而寒冷。
“我想保留渠道保證書院權威,顧慮是挺多的,主要的一點除了我與你說的關係以外,另一方面,我是不想看到三國演義這本書,在別人拿到以後私自篡改,隨之又冠上我們南湖書院的名頭賣出。
我不反對商人逐利的想法,可這本書對我來說,意義並不相同,哪怕是聖人流傳下來經典在我心裡都難以比較...”
這話說的非常真誠與果決,韓非墨聽在耳中默默記下,他能感覺到,李兄在談及三國演義之時,總會有那麼幾分嚴肅與莊重。
關於這點,故事來源早已聽說,他不問緣由,心中卻是猜測了幾個原因,讓他頗為相信的,應該是李兄對於前人的那種尊重與敬仰吧,他如此想著便點下了頭。
“此事我就是這麼個意思和想法。”李幼白說完以後露出輕鬆的笑意。
韓非墨鄭重道:“我想法不多聽李兄的就好,正巧,我與本地發行三國演義的那家書齋關係不錯,此事我想能夠做到,就依李兄的意思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