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紫禁城魔咒> 第九章 暗訪葉赫城 (3)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章 暗訪葉赫城 (3) (2 / 4)

為什麼?

我對納蘭容若充滿疑惑。

他身上流著與我一樣矛盾的血。

他的身體裡也有兩個地方,一個叫葉赫,一個叫覺羅。

《太祖高皇帝實錄》記有太祖討伐明朝前征服葉赫部族的往事。

也是在康熙年,這個一度興隆的葉赫家族忽然沒落了。納蘭容若暴亡,納蘭明珠被革職查辦,納蘭容若的弟弟,因參與太子的廢立成了雍正皇帝的死敵。這個故事,因為《紅樓夢》從未停息在人群中流傳,納蘭容若的死和這個家族的滅亡,也從未被遺忘過。

我不得不這樣想,在納蘭容若的血液裡,覺羅打敗了葉赫。

納蘭容若為家族獻身,正如,我為海戰付出生命。

珍,我的雄心壯志已死!

太祖實錄裡記下了太祖高皇帝征服葉赫部落,最終一統漠北的偉績。這是太祖嚮明朝宣戰的第一步。而葉赫,無疑,是座城池。太祖實錄裡說過,太祖攻下的,是一座城池。而在康熙一朝,歷史又一次重演,覺羅之地,再次打敗了葉赫城。除此之外,我對這個名字,葉赫城,一無所知。因而,當翰林院侍讀學士兼日講起居注,你曾經的師傅,文廷式,因為疏請罷太後生日慶典而被革職,逐出朝廷時,我任命他為我的秘密欽差,去漠北尋找這個地方,葉赫城。這個地方很遠,或許早已銷聲匿跡。對文廷式而言,只有去這樣的地方才是安全的。

此外,我還想知道摩羅花的來由。

我的秘密欽差帶來訊息,說確有此地。二百多年前,它被稱為葉赫城。甚至,它曾經是一座威嚴壯麗的城市。而現在,它幾乎難尋蹤跡。

老實說,我對這個說法,並不吃驚。

珍,你在夢裡反複說到摩羅花,而我比你更早聽到過摩羅花的名字。

我記得堂兄的魂魄最後一次現身,是在我大婚前。堂兄說,皇帝,你將重演這一出戲,你懷抱激情與希望,但願你的激情不會枯竭,你的希望不要落空。可你要知道,做皇帝,這件事很無趣,不僅無趣,而且像殺人一樣無聊。堂兄許是看慣了宮裡的殺戮,才會覺得一點兒新鮮感都沒有。堂兄又說,你從未見過我衣服下面藏著什麼,我倒願讓你看看,這也不是什麼秘密。人人知道我死於天花,然而鮮有人知,天花到底是一種什麼花。瞧,在我的龍袍下,其實是一具汙穢不堪的身體。好在膿血已經流幹,唯有摩羅花還糾纏著我,它們開遍了我的每一寸面板。你知道天花原本的名字叫什麼嗎?這世上知道的人倒也不多,你要記得這種花,也要記住這個名字,摩羅花。倘若有一天你聽到有人唸叨摩羅花,那意味著你離解開秘密的時日不遠了。堂兄,我死於摩羅花盛開的夜晚,我和皇後同時被咒語擊中,在一片白茫茫的月色中散去形骸。人們總說我不是當皇帝的料,可沒有人知道摩羅花開的時候,也就是我枯竭的時刻。如果,有一天你睜開眼看,你會看到那些往日裡被矇蔽的景象。預言說,咒語將在光中解除,我但願你是預言中的人。

我在等來自葉赫城更多的訊息,也在等文廷式對摩羅花的解釋。已經過去了一年,該是文廷式回宮密奏的時候了。珍,如果見到文廷式,請你鎮定。你該知道,許多看不見的眼睛正盯著我們呢。

密奏

我並未見到文師傅,而是聽到了文師傅的聲音。來自阿姆斯特丹的過的話轉述皇帝。閉眼細聽樂師的聲音,彷彿文師傅就在近旁。

皇上,您的隱身侍衛傳來您的旨意,催促臣將已經探明的訊息呈獻於您。臣也已做好複命的準備。臣無法親臨武英殿,將臣看到和找到的葉赫城的訊息面呈皇帝。臣命門生廣庭前往殿前複命。

皇上眼前的樂師,並非來自阿姆斯特丹的荷蘭人,而是一個地道的清國人。他身上有洋人的血統,看上去,很像洋人。廣庭是位模仿大師,能模仿各種聲音,記住所有聽到的聲音。很多年來,廣庭是臣的信使。廣庭會將臣的聲音帶給皇上,就像臣站在皇上面前一樣。這不僅因為紫禁城是臣的禁地,還因為,文字是危險的,任何留下的文字、殘章,都可能為皇帝帶來危險的把柄。這也是臣尋找葉赫城的文字記載,之所以艱難的原因。而聲音,皇帝,隨風逝去,不留痕跡。請皇帝放心,廣庭是臣的忠誠門生,也是皇帝忠誠的臣子,他的舌頭足可信任。臣不能前往,還有另一個原因,當您聽完臣的複命後,就會明白臣的理由。

皇上,廣庭為您呈上了一塊磚和一把土。

請您仔細端詳這塊磚,磚上刻著的花紋,是這已逝之城常用的圖式。這種蛾形圖式如今已經失傳。臣遍查圖譜,確認這個圖形,是葉赫城曾經的圖騰。自從葉赫部被天啟皇帝征服後,葉赫部降服的一支後人便不再使用這一圖式。而這塊磚,是從葉赫城所在之地尋來的。

皇上,這塊磚證明,葉赫並非僅僅是一個部族的名稱,它還是一個地名。它也並非一個傳說中的地方,而是確鑿無疑地存在過。天啟皇帝正是在征服了漠北這道最後的障礙後,才發出嚮明朝宣戰的詔書。然而,史書中卻沒有這座城的記載。在漠北如今也難覓其蹤。臣剛到漠北時,便聽說,這座城如海市蜃樓般時隱時現。沒有人敢靠近這座在烈日中無跡可尋的古城。而海市蜃樓的傳言,出自偶然得以見到此城的獵人之口。獵人總不免說些神奇的鬼怪故事,以增添狩獵的神秘,這是為了嚇唬不聽話的孩子,或是為了挑起年輕獵人的勇氣。這是臣最初聽到的說法。

臣後來得知,畢竟有極少數獵人,看見過這座海市蜃樓。這極少數獵人中的多數,則由於迷途和在慌不擇路中的恐懼,陷入了可怕的幻境,往往在驚懼與絕望中死去。倖存者中,還能記得此番經歷的人,他們的說法,令這個荒涼之地,一直籠罩著駭人的氛圍。然而,倖存者到頭來卻難以肯定所看到的,是海市蜃樓,還是一處偶或顯現的古城的魅影。所以,臣向皇帝呈上這塊磚和這把土,是為了說明這座城的真實,也為了讓皇帝相信,臣搜尋到的訊息,絕非杜撰。

皇上,請仔細檢視,這把土呈罕見的深褐色。這是大火焚燒的痕跡。也就是說,這座城曾被綿延不絕的烈焰烤炙。除非火焰十分酷烈,又摻雜人的骨血,經兩三百年雨雪的洗刷,才能令灰燼成為不滅的證物。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