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集團臣服後,朱見濟除卻暫時把批紅的權力交還給他們之外,也讓他們參與到皇莊清查工作當中,同錦衣衛與各地官府配合。所有清查出來的土地暫時由宮裡管理,自然也就是由宦官進行統一管理。之後怎麼分田,分多少田這些細則待議。
當然,這事是在於謙等人走後朱見濟口頭承諾的。天子金口玉言,朱見濟也不至於反口不認。之前宦官集團是需要打壓的敵人,現在已經變成了自己權力伸張的爪牙,就不能夠繼續之前的手段了。
有人或許會說,這不就是左手換右手,皇莊本就是宦官管理,有變化嗎?若是這樣想的話,那可就膚淺了。原本皇莊的利益都已經分劃好了,朱見濟若是不插這一手,很多事情王誠等人甚至以前朝慣例為由,瞞著朱見濟不說,或者陽奉陰違,中飽私囊。不敲打他們一番,他們根本不尊重朱見濟這個天子。朱見濟更是一點好處分不到。
宦官日後若是聽話,他們的田就留一些甚至是原封不動地保留著。若是不聽話,呵呵,這裡的操作空間就大了。
透過借用文官集團與武將集團的力量,朱見濟強勢震懾住宦官集團,不僅在他們身上狠狠剜下一塊肉來,更是確立了自己在宮中的權威。收服宦官集團後,屬於暴力機關的東廠與御馬監自然順勢歸朱見濟管控。
錦衣衛辦事雖然妥當,若是沒有東廠與之相互牽制,難保畢旺劉敬二人不會生出異樣的心思來。這也是需要考慮的一點。
看著一群人先後告退離去,朱見濟心頭就好似搬下了一塊重石。動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這可真是太難了,哪怕是他身為天子九五之尊也是費了不少心力。
這一夜,是朱見濟睡得最香的一夜,自父皇朱祁玉駕崩以來,還不曾如此安心。
不過,這世間從來就沒有十全十美之事。朱見濟收服宦官集團後,為安撫宦官們回吐了部分利益。特別是在皇莊劃分一事上甚至出現了倒退,文官集團與武將集團都覺得自己受到了背叛。
次日,早朝結束不久,于謙便來詢問這事,“閹豎輩弄權害國,本就是此輩侵吞田地,擾民不安。如今讓此輩參與清田,勢必紛爭四起,如何能夠將百姓失去的田地收回來?”
“朕不過是讓宦官在一旁看著而已,也不曾讓他們干預此事,愛卿何至於此?”朱見濟語氣平澹,和昨晚的態度全然不同,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宦官確實有侵吞田地並殘害百姓之事,只是各地官吏與邊軍大將身上就這麼幹淨嗎?朕固然不甚信任宦官,也不甚信任其他人,還是所有人一起清查為是,上下相維,各自牽制。免得百姓出了虎口,又進狼窩,到底還是不得安寧。”
于謙看著面前神色平靜的天子,自有一股王者的風度,好像一夜之間變得成熟起來了一樣,非常得陌生。若是不看面容,誰又能夠這才是一個十歲的孩子呢?其實這就是權力的魅力!當朱見濟說話沒有分量的時候,沒有人在乎他的意志。但是當朱見濟變得一言九鼎的時候,所有人都要洗耳恭聽。
于謙有心勸諫,不過朱見濟此言也無差錯,只得起手道:“陛下心中既有謀略,微臣便不再多言。”
無論如何,于謙還是覺得朱見濟前後不一,有一種被背叛的感覺。看之前的態勢,于謙甚至覺得能夠就此一舉拔除宦官集團的勢力,將他們踢出權力決策圈,使天下清明。現在也不知道昨夜宦官對天子說了一些什麼,一切都變回了原樣,甚至不排除日後會變得更差。要說于謙內心之中沒有一些憤滿自然是不可能的。
朱見濟知道底下人的心思,有些事情也是在他設計之中,繼續推行即可,而今朝臣反彈強烈就提早推行吧,免得上下離心離德,日後生事。
朱見濟道:“天下皇莊並宦官私佔田地清理出來後,朕只留百頃充任籍田禮之用。餘者盡數充為官田軍田。如此,愛卿可滿意否?”
天下皇莊不下十萬頃,朱見濟只留百頃,就是個形式而已。一頃土地為百畝,百頃便是萬畝,尋常人家籍此足夠當上州縣首富了,但是對於天子而言,基本上和沒有一樣。需知朱見濟當皇太子的時候,都有三千頃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