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見濟與孫氏交好,最不滿意的當然就是朱見濟的親祖母吳氏了。自土木堡之變後一步步成長為後宮之中最為權勢的女人,吳氏幾時經受過這等“屈辱”,當年朱祁玉也不敢忤逆她的意志,如今一個小孫子都敢無視她了。
“到底是千年的狐狸,這麼輕而易舉地就把哀家的乖孫給拐跑了。”奉仁殿內,吳氏恨恨道,滿臉的不悅。到這一步,吳氏還是將所有的罪責推到孫氏身上,認為是孫氏蠱惑的朱見濟,否則自家乖孫絕然不可能背叛自己。
吳安在一側附和道:“陛下年幼,阿姐日後需是盯得緊一些才是,要不然耽誤國事不說,更壞了大明的國本呀!”
二人一番交流,無非是指責孫氏壞了規矩,肆意妄為。只是已經失了先手,指責再多也改變不了現狀,喜歡玩弄心機之人,在動手之前總是束手束腳的,沒有殺伐果斷的氣魄。
不多時,下人傳報孫氏來見。
前腳還義憤填膺,謾罵不止的二人一時間紛紛住口,吳安疑惑道:“她怎會到來,難不成是知道錯了,特地向阿姐賠罪來了!”
吳氏第一時間也是這般認為的,只是她和孫氏接觸日久,當初孫氏一手將胡皇后拉下馬的場景可謂是歷歷在目,此人絕非善茬,不可稍有鬆懈。遂低聲道:“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且看她能夠玩出什麼花樣來。”
說罷,吳氏便換了一副面孔,喜笑顏開,簡直是瞬間從冬天來到了春天。看得吳安惡寒不已,這宮裡的人吶,幾乎個個都有心理疾病。哪怕是自家親姐,他也不敢靠得太近。
吳氏見孫氏來臨,笑著迎了上去,熱烈異常:“這哪兒來的風,吹來姐姐這個貴客!”
孫氏捂嘴笑道:“唉,都半入黃土的老人嘍,還姐姐妹妹地叫,被外人聽去,一準說我們不怕害臊。”
“姐姐面板水靈著呢,出去誰人能夠看出真實年紀,還以為姐姐是剛出閣的黃花大閨女呢。”
兩個女人互相吹捧著,各自發笑。若是街頭巷尾發生這場對話,一定會惹來路人恥笑,但是二人現在可是在皇宮內呀!而且她們還是全天下最有權勢的兩個女人。站在一旁的宦官宮女一個個面如清水,根本沒有一絲一毫的神情變化,自然也不會參與到對話中來。
只有國舅公吳安臉上保持著尷尬而不失禮貌的微笑。附和不是,不說也不是。
“可別再誇了,再誇下去喲,國舅公臉上可是撐不住了。”孫氏看出吳安的窘迫,主動終止這一話題。
吳氏看了自家兄弟一眼,只要自己不尷尬,那麼尷尬的就是對方。
吳氏將孫氏請入正殿,宮人又是端茶,又是奉送點心。二人開始攀扯,自宣宗朝說到英宗朝又說到景帝朝,從內朝說到外朝,從宮人說到朝臣。若不是朱見濟登基繼位不久,無甚談資,這二人指定是還要說上一通。
不過話說回來,一路算下來,這兩位太皇太后如今已經是經歷四朝,多年媳婦熬成婆,資歷深得嚇人。朱見濟和她們鬥,屬實是勝率不高。
廢話說了很多,吳氏一直在等孫氏說說昨夜的事情,只是一直沒有等到。饒是心性堅定如她,也有些不耐煩了起來。果然是惡客上門,不懷好意。
吳氏終於忍受不了,詢問道:“昨晚天子去姐姐你那,不知道說了些什麼?”經歷過談判的人都知道,先沉不住氣的人往往落入下風,可是吳氏喪失主動權,也沒有辦法了。總不能什麼都探聽不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