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書地點在哪裡?一天教幾個時辰?所用書目是哪些?以及最為關鍵的束脩問題。林聰昨晚說不要,但是王義明白那不過是場面話罷了。此事若是想要長久執行下去,束脩是絕對不能夠少的,否則真的讓人家用愛發電,沒人做這種傻事。
此外,還有筆墨紙硯等一干文房四寶,也是一筆開銷,進賢街外有不少書肆,正好今日一併買入。
這是王義今天的第一個目的,基本上都是花錢的事。第二個目的,就與賺錢有關了。王義準備買下一家鋪面,專門收集各家工事,一些活暫時做不了不是問題,偌大的京城總有能夠做的人,將此事分包給會幹的匠人,再派幾個孩子打打下手,順便學點手藝,未嘗不是一條路子,在實踐中學習,還能夠省下學藝的錢。
用後世的話說,王義想要當總包工頭!
之前太子殿下說讓年長的孤兒們外出務工,如此以長攜幼,節省東宮開支。當時太子身邊的公公附和說宮裡要用到不少的人手,能夠吸納數百孤兒就業,但是這麼多的時間過去,也不見有個回應。
之所以沒有回應,其實原因也很簡單,宮中需要用到不少人手,這是自然,但是皇宮很多時候用的都是徭役人員,很少或者說基本上不從社會上募集人員。依附於皇宮的工匠人數以萬計,在後世教科書中被稱為官營手工業,與社會是脫節的。何林靜想要從這幫人手裡搶活,何其困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要小看這幫人的勢力。
孤兒院內人數日多,每天少的時候有十幾人加入,多的時候一天都要上百人加入。不僅僅是京城孤兒,附近縣鄉的孤兒都慕名而來,還有許多逃亡流浪的孩子,來源不一而足,你不可能將人家全部拒之於千里之外吧。
王義管著這許多人,朱見濟這個太子殿下嘴巴一張,當起甩手掌櫃,名義上的支援大於實際上的支援。東宮屬吏還或明或暗地暗示王義東宮收入不多,要他提前準備好過苦日子,日後來自東宮的補助甚至有可能斷絕。換做是你,心裡怕是也焦躁萬分。
不過話說回來,東宮管得少,其實對於王義而言也不全是壞事,這樣他有大把的時間編練孤兒,讓他們成為自己的部曲,而不必考慮東宮的干涉。
幼時王義就學過些粗淺的兵法,上山後更是有了大把實踐的空間,論實際水平絕對不亞於某些出身世家的人物,甚至是更勝一籌。昔日韓信點兵,多多益善,王義想要當的人,也是韓信一般的人物。
兩個目的,其實可以一起進行,王義和國子監商談教學一事,並且派手下尋找合適的鋪面。
進賢街這麼長,總有店家經營不善,店鋪瀕臨倒閉的,位置不重要,有太子殿下這塊金子招牌,一切都好說。此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不急著一日內敲定鋪面,貨比三家,可以先行等候幾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等王義這邊談的差不多後,似是不經意之間與監生們說起置辦鋪面這事。聞絃歌而知雅意,一群監生都喊著要來捧場,王義自然是感謝連連,表示店鋪開張之日,一定請他們蒞臨現場。
由此,這個風聲算是傳出去了。對於某些人而言,可是最佳的接洽時機。好吧,這個某些人,就是英國公張懋!
王義今天兜兜轉轉,還不是演戲給張懋看。我要買鋪面,你是英國公,手裡應該有不錯的資源吧。什麼,多少錢,以咱們這麼好的關係,談錢多傷感情呀!要不白送我怎麼樣!
京城居,大不易。唐朝如此,明朝也一樣,歷朝歷代都是如此。京城鋪面一年租金,次一些的也要數十上百兩銀子,上好地段那更是有價無市。比如天水閣這種開在國子監邊上的書肆,你就算是家財萬貫也不見得能夠買下,關鍵是地位和身份。
什麼,你說王義這是空手套白狼。不!王義會幫著張懋在太子殿下面前美言,這難道能夠用金錢計算嗎?不得不說,是人是鬼都在演,只有張懋淚滿眼。
很顯然,張懋看明白了王義的意思。儘管心裡不舒服,還是果斷派了人過來,一直蹲守在國子監之外,等王義從國子監內離開後,就急忙出面道:“當面可是王義將軍?”
王義轉頭看了看周圍,“難不成有與我同名同姓的將軍不成?”
來人是一個面顯富態的中年,事實上一身也是富貴至極,金絲衣,白玉墜,不知道的人還以為這是哪家公子王爵嘞。他滿臉笑意,奉承道:“王將軍何須過謙,實領數千人,便是諸多千戶也未有將軍威風,叫一聲將軍又如何,來日總兵也是觸手可得。”
喜歡景泰太子請大家收藏:()景泰太子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