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正文後續
喻商枝四十歲這年, 因著治疫的緣故,再度立下一功。
事情還要從三個月前說起。
三月前,跟著現今跑船做海商的大哥溫嘉禾, 正在東南道閩康府遊歷的溫嘉粟, 給父親寄回一封加急送達的家書。
其中言明, 她懷疑有一種以“痘疹、高熱、寒戰、驚厥”等為症狀的怪病,正在閩康府蔓延。
同月,相隔數日,遠在京城的溫茗亦透過官驛, 百裡加急,送來書信一封。
喻商枝閱後方知,自家小女所料不錯, 這種在數十年前曾肆虐本朝,後突然銷聲匿跡,名為“擄瘡”的疫病, 確確實實再度於東南道水軍之中死灰複燃, 且有大肆蔓延之態!
喻商枝一眼判定,這被時人稱之為“擄瘡”的病症,大機率便是後世所言的“天花”。
至於為何是東南水軍。
五年前, 新皇登基,海禁再開。
沉寂多年的十三行重現風光,海上貿易興起的同時,也帶來了倭寇之患。
東南水軍乃是戍衛海防的重中之重,沒有他們,便沒有大洋之上百舸爭流的盛景, 更沒有源源不斷充實國庫的白銀。
如溫茗在信中推測,喻商枝也揣度, 這“擄瘡”多半是倭人從中搞的鬼。
想必無論在本朝人眼中,還是在倭人眼中,“擄瘡”皆是九死一生的不治之症。
加之蔓延迅速的特點,簡直可以收獲遠比投毒更顯著的效果。
只可惜,他們無論如何都算不到喻商枝這個變數的存在。
“天花”在現代,早已是被徹底攻克,銷聲匿跡的傳染病之一。
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有十分完備的治療方案,更別提還有種牛痘這樣成熟的防治手段。
喻商枝當即書信兩封,寫下針對“擄瘡”的診治之法,並將如何培育牛痘、提取痘苗,最後施種牛痘的步驟一一寫下。
對待疫病,“防治”二字密不可分,只治不防,則疫病永無止息。
思前想後,他最終在兩封書信的最後都加了一句,表示自己會親自前往閩康府,助當地軍民對抗“擄瘡”,並參照歷史上的做法,在當地設立“種痘局”,徹底了卻後患。
畢竟壽安縣的精誠堂,有孔麥芽與常淩夫妻坐鎮,他再放心不過。
書信寄出的同時,喻商枝收拾行裝,正式啟程。
這一次,他並非孤身前往。
不僅有溫野菜這個夫郎執意相伴,更有這些年自濟民醫塾中走出的數位優秀學子,現今都已是可獨當一面的郎中,共同南下“抗疫”。
訊息傳回京城,龍顏大喜,盛贊喻商枝之高義。
在聽溫茗說起,原來喻商枝就是多年前,今上還是太子儲君之時,上呈了根治令北地十室九空的“窩子病”的“民間神醫”後,皇帝更是激動地站起身來,來回踱步。
“朕記得這位奇人!韋愛卿也同朕提起過,他在詹平府任上時,這名姓喻的郎中提出要在壽安縣建一個只招收貧家子弟的醫塾。這些年,這醫塾向下面的鄉野山村,送去了不少草醫郎中,聽聞現今不僅是詹平府,天南地北都有濟民醫塾學子的身影,有他們在,好些本該夭折的幼兒順利長大,好些只能等死的惡疾全都藥到病除!只是今日才知,這位喻郎中,竟然是愛卿你兄長的夫君?”
他感慨完之後,當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