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二夫妻帶著孩子曹小莊來的時候,其實心裡頭還有點打鼓。
他們不知道這喻氏醫館的郎中,是否真的像張苗苗說的那樣好。
其次,張苗苗也告訴他們,喻商枝很年輕,不過弱冠之年。
聽聞是醫術極好的,治癒了不少疑難雜症,就連鎮上員外老爺的病,都是他治好的。
昨天夜裡,兩人關上門在床上商量了半晌。
郎中太年輕,他們的確是不太放心,帶孩子四處求醫這麼久,這弱冠之齡的大多隻能當跟班和學徒,哪裡有本事給人看病。
但最後還是決定死馬當活馬醫,過來試試看再說。
橫豎人家不要診金,就算覺得不靠譜,大不了不抓藥就是了,自家又沒什麼損失。
若是這個郎中也看不好,那就只能抱著孩子回家,或是再回鎮上找醫館碰碰運氣。
因曹小莊得的是鼓脹之症,肚皮隆起,活像有孕數月一般。
近來愈發沒力氣走路,卻也不能揹著,所以曹二夫妻做了個小板車,到哪裡都推著他走。
小板車在濕漉漉的地面上軋出一道水痕,喻商枝和孔麥芽出門接應。
看到這孩子第一眼,喻商枝便知,應當是早晨張苗苗來上工時,提過的自家鄰居了。
當初張苗苗形容,那孩子年不過六歲,但腹大如鬥。
先前去過仁生堂,得了個鼓脹的診斷。
此刻兩方相見,喻商枝已是心中有數,而曹二和曹二媳婦看清喻商枝時,發覺這小郎中,簡直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年輕些。
但觀周身,獨有一份沉靜雍容的氣度,像極了在城裡才會見到的大人物,反而令人不敢小覷。
到了門口,夫妻兩個擱下板車,牽著艱難行路的孩子上前。
他們二人雖說年紀都不大,可已滿臉都是為生活四處奔波的滄桑。
“您應該就是喻郎中了,不知苗哥兒有沒有跟您提過,我們是他家鄰居。”
喻商枝頷首,“想必是曹二哥和曹二嫂吧?外頭天冷,快些帶著孩子進屋。”
但因為醫館大門敞開,曹小莊的模樣又引人注目,故而還是吸引了一部分人的視線。
添福食肆門口,第一鍋臘八粥即將見底了。
此刻正在喝粥的人分為兩撥,一撥是當真連件棉衣都沒有的城中貧民,溫野菜不收錢,要求是要在粥棚裡喝完再走。
另外一撥則是來打兩文錢粥的普通百姓,還有去而複返,直誇這粥熬得好喝,還想再買的。
不要錢的免費粥,是單獨的另一鍋,用料都是一樣的,只是沒和收錢的混在一起,免得被人早早搶光。
何花嬸走街串巷,給自己認識的街坊親戚都打了招呼後,便抓了一把瓜子,也守著食肆打量來往的人。
遇上那種故意換上舊衣裳,想來蹭粥喝的,她就直截了當地把人拆穿,也著實鬧出不少樂子。
而不遠處的醫館,起初是沒幾個人在意的,直到剛剛挺著大肚子的曹小莊進去,才有排隊買粥的人彼此議論道:“方才那個小子你們瞧見沒有,是個男娃,肚子大的嘞,像揣了個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