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更合一 (5 / 6)

大黃牛走得快,以前步行要三刻多鐘的路,現在少了一半。

不過快到水磨村時有一個大上坡,為了減輕牛的負擔,兩人都從車上跳下來,在一旁步行。

很快,喻商枝就被道旁的一大片金燦燦的油菜花田吸引了目光。

這場面太過壯觀,饒是每年這時節都會看一茬油菜花的溫野菜也停下了步子。

花朵吸引來許多白色的菜粉蝶,三三兩兩,蹁躚其上。

“這應當是水磨村的田地了,他們村多種油菜麼?”

油菜這種經濟類作物,在喻商枝的認知裡,當下種的人並不多。

大部分村戶人還是會種植小麥、水稻、玉米這些糧食,種油菜確實能買錢,可同樣的,買糧也要花錢。

“也不單是水磨村,最遠的那一片算是咱們村的地盤。不過統共加在一起,都是錢員外家的地。他們家是涼溪鎮是最大的地主,因是從水磨村發家的,在水磨村的田地最多。現下一家老小早就搬到鎮上的大宅子住了,村裡的農莊住了好幾個管事,他們手底下光佃戶就有幾百口人。你來得時間短,怕是不知道,其實咱們村子的外圍住了好些錢家的佃戶,平日裡很少和咱們打交道罷了。”

佃戶相當於賤民,普通農戶多半是瞧不起他們的。

果然這年頭只有地主才有這麼多額外的土地種油菜,一時間這片好風景落在看客的眼裡,多少染上了些佃戶的血淚。

喻商枝收回視線,兩人繼續朝前走,爬過了上坡,就到了水磨村的地界。

水磨村比斜柳村大一些,且因為住著好些手藝人,外村也時常過來採買東西,故而頗為熱鬧。

喻商枝注意到從坡他也料到,應當是那位錢員外的莊子了。

這年頭若是沒有什麼大志向,安居一隅做個地主豪紳,可以說再快活不過。

牛車停在張木匠家門口,魁梧的漢子幫著把木架和浴桶搬出來。

那浴桶著實比喻商枝想象中的還大,渾然不是一個人的尺寸,幫著拴草繩固定時,他總覺得張木匠看向他和溫野菜的眼神別有深意。

以至於他趁對方轉身時,悄聲問溫野菜:“怎麼買了一個這麼大的浴桶,得不少銀子吧?”

溫野菜摸摸鼻子,“買一個咱倆一起用,不是省了一份錢麼?”

喻商枝失笑道:“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心裡打的小算盤。”

這哥兒也不知都是跟誰學的,路子怪野。

很快到了掏錢結賬的時候,木架五個,一個三百文,一共是一兩五錢,上回溫野菜已經付了五錢的定錢,這回只需給一兩。

而浴桶一個就八百文,上回給了三百文,這回則要補上剩下的五百文。

加起來剛好是二兩銀子。

張木匠收了銀子,點算無誤,樂呵呵地揣進懷裡,隨後道:“我剛聽你們說的話,二位可是從斜柳村過來的?前幾日聽貨郎說那邊鬧時疫,一群娃娃都病倒了,現在如何了?我家婆娘的孃家就是斜柳村,她有一對侄孫侄孫女,才五歲的光景,掛心好幾日了。”

喻商枝聞言道:“時疫已基本過去,先前患病的那些孩子也都沒什麼大事了。不知大娘的孃家是哪一戶,我應當有印象。”

見張木匠面露不解,溫野菜適時補充道:“我相公就是草醫郎中,斜柳村的時疫就是他治的。”

村裡人大多敬重草醫,張木匠見狀忙道:“我那婆娘的孃家姓劉,住在村西邊,她大哥叫劉黑子。”

這麼一說,喻商枝就記了起來。

“原是黑子伯一家,那兩個孩子確實也都染了疫病,但症狀都較輕,現在已是大好了。”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