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十分明顯的——不能。
出陣作戰的明武軍人數雖少,組成的陣型卻好似一隻只渾身長刺的刺蝟豪豬,所謂“攻守兼備”無過於此。
在非洲大草原之上,豪豬劍拔弩張起來,就連獅子也要退避三分。而白蓮教徒卻顯然沒有獅子那麼厲害,最多隻是一隻只虛張聲勢的小花貓而已——別說是突破豪豬尖刺的防衛了,不被豪豬吃掉就不錯了。
只見由明武軍將士組成的短小精悍的鴛鴦陣,反守為攻、寓攻於守,將原本處於攻勢的白蓮教精銳反方向壓制了過去,短短一盞茶的功夫,殺死殺傷對手人數便達到兩百人之眾。
姬慶文就在陣前,見到自家兄弟這樣的戰績,自然是心花怒放,可他卻也怕這些將士殺紅了眼,造成戰線的鬆動,便趕緊鳴響銅鑼,指示突前的軍士立即回陣。
明武軍軍令嚴格,聽到“鳴金收兵”的號令,雖然尚在大勝之時,卻也乖乖地收兵回陣,重新站好了陣型。
姬慶文掃了一眼回陣的官兵,見他們不但沒有折損一人,就連受了略重的傷的人都沒有,心中頓時大喜,開始有些後悔起自己收兵太早,沒有將許道清所率的白蓮教徒全部殲滅。
於是姬慶文便臨時想了個主意,命令方才在陣中休息的將士列陣突前攻擊,而凱旋而歸的兄弟則在原地休整,採取波形攻勢不斷殲滅白蓮教的有生力量。至於楊展和黃得功兩人則稍微辛苦一些,繼續率軍同對手戰鬥。
如此一來,姬慶文的明武軍就能在體力得到有效保障的情況下,同對面的白蓮教徒展開持續戰鬥。而這些白蓮教徒雖然信仰堅定、身強體壯,可又怎麼回事明武軍“鴛鴦陣”的對手,又戰了不到一刻功夫,便已損失慘重、士氣喪盡,別說是主動發起進攻了,就是堅守住現在的陣線就已異常困難了。
姬慶文瞧見這樣的戰況,心中異常得意,衝著距離自己不過二三十步距離的許道清喊道:“嘿!姓許的,你這廝三番四次敗在我的手裡,難道還沒輸夠嗎?這次你又是從哪裡弄來的兵?我看也同樣不堪一擊。要我說,不如你這就自殺算了,趕緊投胎轉世變成孫悟空,也好到觀音菩薩那邊去搬救兵,否則哪裡鬥得過我這尊佛?”
明末時候市民盛行於世,《西遊記》便是其中家喻戶曉的一部,許道清自然也知道其中孫悟空的故事。因此他聽姬慶文把他比作神通廣大的孫大聖,倒也頗有幾分得意,並沒有中了他的激將法。
可是中不中計是一回事,能不能打贏則又是一回事。
許道清現在頭腦還能保持冷靜,卻拿姬慶文的明武軍沒有一絲辦法——他原以為明武軍之強只在火器而已,只要同其近身肉搏,便一定能夠戰而勝之;卻不料明武軍近戰的本事居然也是如此高強,不但鴛鴦陣毫無破綻,就是領軍的兩員猛將也是驍勇難當。
許道清也曾嘗試過同黃得功鬥上一鬥,看看能不能在陣前斬殺黃得功,從而挫敵士氣、彰我鬥志,一舉扭轉頹勢。
卻不料黃得功這個揮舞著鐵棍的漢子居然極難對付,手中鐵棍雖然打得毫無章法,然而力道卻極為雄厚,讓人在一丈之外,便感受到了難以抵擋的氣勢。乍一交手,更是讓許道清難以招架,略略對過兩招之後,便迅速敗退下來。
如此這般,許道清更拿明武軍沒有辦法,只得努力約束手下的白蓮教弟子白蓮教弟子勉力支撐住對面的進攻。要知道,這場決戰可是白蓮教主動向朝廷挑戰,而同樣是白蓮教先向官軍發動的進攻,現在卻落得彷彿自己是在努力防禦一般。
就這樣打了不過小半個時辰,姬慶文正面的白蓮教隊伍已是損失過半,完全落入了下風。
形勢一片大好,就連一向謹慎持重的李元胤也帶著幾分興奮在姬慶文耳邊說道:“姬大人,看來白蓮教終歸是烏合之眾,實在是當不起姬大人的神兵天降,看來勝利就在眼前,似可以將其趕回溫州空城之內了。”
反倒是李巖說道:“不,現在戰局未定,恐怕還難稱得上一個‘勝’字,還是需要小心為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