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罷,李承乾叫來吳順,耳語了幾句。
《括地誌》題為魏王李泰撰,主要策劃人則是蘇勖,蘇氏嫡親的伯父。蘇勖聯合著作郎蕭德言、秘書郎顧胤、魏王記室參軍蔣亞卿、魏王功曹參軍謝偃等就府參撰。
這件事情,可是把他噁心夠了,那個時候的他沒有現在這樣的通達,遷怒蘇氏,連蘇氏生的李厥他也不怎麼喜歡,一直到蘇氏同他一起流放黔州,同他共患難,他才對蘇氏有了幾分好顏色。
不多時,吳順取來一個長約一臂的盒子,得到的太子目光示意,上前奉與太子妃。
“給你的禮物,開啟來看看。”
李唐皇族多少都有些藝術細胞,李承乾也不例外,他喜歡工筆畫,後世輪迴中只要有條件,他都會畫,最後一世輪迴,他又接觸到現代美術,他的工筆畫技藝也被拔高到了一個新水平。
是她的畫像,蘇氏喜出望外,拿著畫像愛不釋手,忙向李承乾道謝,李承乾眼疾手快扶了一把,沒讓她跪下去。
“孕中本就辛苦,你的情意我知道,那些書不要抄了,對眼睛不好。”
蘇氏含淚點頭,命人小心將畫像收好。
“妾身有孕,象兒那孩子懂事了不少,到底是個孩子,要父母親自教導,殿下得了空多去看看他。”
此前,他怕李象功課太出風頭,壓了李治等人一頭,引起李治等人不滿,萬一他天不假年,皇帝立了李治為嗣君,李象遭報復,遂將李象遷出弘文館。
皇帝知他顧慮,在遷李治出了甘露殿之後,直接將李貞、李治、李明、李象、李欣幾個隔開,單人單間,名師一對一教導,李象重回弘文館。
他有意將孩子帶在身邊,可蘇氏有孕後,李象主動同他避嫌,不願他為難,說什麼都不肯留在東宮由他親自教導,他也就尊重兒子的選擇,除了每日講課和查功課,父子基本沒什麼交集。
蘇氏提起此事,是有意維護夫妻情分,也是給自己留後路。萬一這一胎不是兒子,將得夫君寵愛的庶長子養在身邊,為了孩子他也能多來麗正殿,分新人的寵,自己也能儘快受孕。
李承乾看破不點破,漫長的封建社會,女子在大多數情況下,只是男子的附屬物品,是這個社會和時代烙印在他們靈魂深處的生存方式。
麗正殿用過晚膳,李承乾回到崇賢館,整理房遺直、魏叔玉等人白日找出來的資料。
長孫無忌的擔憂不無道理,李承乾悄悄將手稿留存顯德殿,初稿直接送到甘露殿皇帝手裡,崇賢館只有房遺直、魏叔玉等人抄錄的凌亂草稿。
東宮裡就有長孫無忌的人,且長孫無忌還是跟皇帝一起組建百騎司的人,可以懷疑長孫無忌的人品,但不能質疑長孫無忌的情報能力。
有人要搞事情,李承乾也很是期待,崇賢館這把火會燒到誰身上,東宮那些眼線,正好藉此機會,名正言順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