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煙花以及煙花棒的製作方法,李世民帶著兕子打道回府。
確定太子詹事的人選,皇帝當日就下了詔書到國舅府。
皇帝打消了易儲之心之後,扶持太子的意思十分明確,從前試圖親近的太子卻不怎麼親近,長孫無忌對此十分苦惱,這一道詔書下來,於他而言可是大喜。
李承乾繼續他的字典編撰工作,李靖得了皇帝的命令,日日上門教授李承乾,長孫無忌陪著一起。
打拳的基本動作還是扎馬步,李承乾很愁苦,卻仍然堅持跟著練。
李世民要上朝,不能日日去射場看李承乾練武,李靖不好吐槽李承乾的武事,耳根子清淨了一大截。
那日關於物慾話題以及飛機軍用民用的發問,讓李世民很受打擊,自我緩和了一陣子,最後用後生可敬,後生可畏八個字安慰自己。
休沐的前一日,張阿難過來通知,休沐日李靖不上門,請太子準備一身粗布衣裳。
李承乾明白,皇帝要出宮,但明白的不完全,出宮可以為什麼要穿粗布衣裳。
領導吩咐,照辦就是。
翌日一大早,李承乾換上一身粗布衣裳,往甘露殿去拜見皇帝,卻在顯德門外看到早就等候在此的尉遲恭和尉遲寶琳父子。
尉遲恭來了,宮人不可能不通報,唯一的解釋尉遲恭帶著皇帝的口諭來的,不許宮人通報。
皇帝難纏,東宮又有皇帝的人,實力懸殊只能縮著,吩咐過宮人,天無二日,皇帝或者皇帝使者來了,那東宮的主子就是皇帝。
“這麼大冷的天,鄂國公和小郎君來了,怎麼在外頭站著?”面子功夫要做一下的,李承乾掃了一眼宮人,道:“鄂國公說不通報,你們就真讓人家在外面吹冷風?”
太子動怒呵斥,宮人們齊刷刷跪倒在地,尉遲恭忙上前解釋道:“殿下不必動怒,這是陛下的意思,要臣與犬子前來候駕,不許驚動殿下。”
雙方客套過後,一同到承天門外,李世民的馬車停在此處,李承乾上前拜見。
李世民掀開簾子,道:“上車。”
張阿難扶著李承乾上車,皇帝也是一身粗布衣服。
李世民道:“再有一個多月春耕,帝王主持籍田禮,那個新犁鏵,去歲春耕過後才推開,朕不會使,籍田禮總不能大臣看朕的笑話。”
明白了,皇帝要出去提前練。
“陛下,您出去練犁地為什麼要帶著臣?”
籍田禮帝王扶犁,太子牽牛,他就牽個牛,這需要練嗎?
李世民深吸一口氣,要不是李靖跟他說,李承乾心思敏感,讓他多讓李承乾出門轉轉,他才懶得帶李承乾出門。
“你少說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