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41章 大雨 (1 / 2)

得知李承乾改良鐵器熔鍊,李世民結束早朝,就迫不及待去少府監檢視成果。

李世民對改良過冶煉比例的鐵器還是很滿意的,但聽說李承乾不不是很滿意。能理解,畢竟見過了更好的,換做他,他也不會很滿意。

“吐蕃使團來長安,具體時間在四月份。”

皇帝的突襲,李承乾已經習慣,他的低配版《民兵手冊》已經畫的差不多了。

李世民徑直在主位落座,低頭看李承乾作畫的稿紙,他是練武的行家,一眼就看出了手稿滿滿的乾貨。

“後生可敬,後生可畏啊!”感嘆完,李世民看向李承乾,“你的記性不錯,這些圖畫都能給默下來。”

他的記憶很好,李承乾也發現了,他學的不一定是最快的那個,但他一但記下來,就一定不會忘記。

李世民點頭,目光依舊落在案上的畫稿上,“按照你此前說得那些,朕直接想撕毀和親,再把吐蕃人趕出去。可一想到眼下大唐沒有實力攻下吐蕃,也就只能忍下這口惡氣。”

“父親特地過來一趟,總不會是專門通知臣的吧?”

李世民笑道:“聰明!”

李承乾笑而不語,不是他聰明,實在是他習慣了皇帝無事不登三寶殿的模式。

“吐蕃說他們的贊普仰慕中原文化,希望能夠參觀少府監,帶回去些能工巧匠。”

“父親過來,是想問吐蕃後來的崛起,是否同大唐和親陪嫁過去的能工巧匠有關?”

李世民笑道:“這個不用問,朕猜出來了。兩邦和親事宜由你主持,過來就是通知你,工匠是給不了的,你自己見機行事。”

真是個不走心的理由,這種小事哪裡需要皇帝親自來通知,張阿難不可以嗎?東宮的太子詹事和三少哪個不能代為傳話?

李承乾輕笑,“那就多帶些佛經,詩書過去,至於能工巧匠,大唐之所以強大,在於得天下百姓之心,聖王不強人所難,若人家不願意跋山涉水,皇帝也不能逼著人家背井離鄉。臣想讓杜荷輔助鴻臚寺負責接待,以及應付吐蕃提出的要求,他那張能言善辯的嘴巴,太適合邦國之間的外交了。”

李世民點頭,於君王而言,謀逆之人不可留,可只要杜荷不再鼓動李承乾謀逆,留下杜荷也沒什麼。

“能記下這麼多招式,你為什麼不練?”

李承乾陷入震耳欲聾的沉默,“臣練過,可臣在武事方面,似乎沒有任何天分可言,一招一式都在心間,可臣做出來的動作,直接用不堪入目來形容。”

李世民:……

“看樣子,你上戰場那麼多次,每次都折在衝鋒之中,不是沒有原因的。”

談到這個話題,李承乾也很苦惱,“我爸喜歡這些東西,隔三差五打軍體拳,每天早上天不亮起床打太極拳,他的八極拳打的也不錯,還練過散打。論起單兵素質,他在一眾軍人裡頭,是數一數二的好手。”

“學識淵博,還有一身的好功夫,這樣的人才放在當下,朕能給他封侯拜相,放在後世竟然只是一個小吏,你們後世對人才的要求是真高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