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話音一落,王據老道跟著就道:“請陛下設題目,準允我等與這位小友鬥法!
唯有鬥過一場,方能辨明雙方修為如何。
方能看出,這位小友究竟是不是有真本領!”
“對,鬥法可矣!
不若令鬥法最終勝出一方,作為主理探查大雁塔之事的一方……”法智眼光一亮,跟在王據老道之後,向聖人開口說道。
聖人瞥了他一眼,轉而看向蘇午:“閣下與佛道二門斗法一場如何?”
他似是在與蘇午商量。
其實此下局勢如箭在弦上,卻由不得蘇午不同意。
蘇午若搖頭拒絕,就已相當於鬥法失敗了,放棄了此後的所有主導權,更不可能名列‘玄門榜’上了!
“也好。
可助我開啟局面。”蘇午點頭答允。
玄宗皇帝每一步都在拿他作棋子,設下種種棋局,但他何嘗不是在‘以靜制動’,主動做這棋子呢?
只是有時,執棋子的人並不一定就是棋士,那落在棋盤上的棋子,亦並不一定就沒有自主行動的能力——只不過是玄宗皇帝每一步設局,都正好搔在蘇午癢處,恰好為蘇午所需。
誠如蘇午所言,他當下確需開啟局面。
不論是當下宮中的諸派羽士,還是佛門弟子,要與他鬥法,正可以被他用來開啟局面!
他直言不諱。
諸僧群道聞言,未免神色陰沉,更覺得這青年人性情狂悖,言辭討厭。
李隆基深深看了蘇午一眼,他今下倒真有些喜歡這位不知出身的青年人了,為帝王者,最喜歡用起來順手,又無朋黨的孤臣。
“今涼州、雍州諸地,連月大旱,不見滴雨。
此似是天災,但據不良人之查探,又疑此諸地有厲詭作祟,以致大旱,百姓流離失所,淪亡眾多。
便以此為題,能令兩地降下大雨者,記一籌。
能從兩地尋索出大旱之根源者,記一籌。
能解決那大旱之根源者,記二籌。
三日之內,須見分曉。”玄宗皇帝開聲道,“明日朝議過後,玄門榜張貼於天下各地。
而三日之後,玄門榜更新一回。
便以此次鬥法為契機,看看諸位在此次玄門榜上,能夠博得哪個名次?”
“臣等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