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午身臨此境,目視著金剛智,出聲道:「我若想殺死此僧,倒也不用這般麻煩。
——不空和尚非我所殺,他的死另有根由。
金剛智,你過於激動了。」
他的話似是提醒了金剛智甚麼,金剛智垂下眼簾,不再衝他怒目而視,只看著倒在地上的不空和尚,顫顫巍巍走近了自己愛徒屍身旁,將愛徒抱在了懷裡,無聲落淚。
蘇午環視四周,看著群僧面上隱隱流露的敵意,再看地上悲慟得嘴唇顫抖、不能自持的金剛智,他內心已知自己落進了一個看不見的‘局"中,他反而面露笑意,看著被金剛智緊緊抱著的不空屍身,接著說道:「不空和尚為修行惡法,以童兒性命作‘佛佈施"。
其身雖死,但死有餘辜。」
「我徒而今已經身死,他死之前,只有閣下一人在現場,如今他當時究竟修持怎樣法門?是善法還是惡法,他自己也無法開口,只能任由閣下矯飾造作了……」金剛智緩緩發聲,言辭之間,已將禍水東引。
「當下禪房之中,乃有不空請人送來的八隻陶壇。
前七隻陶壇中,皆為幼猴,其頭頂皮毛脫落,綻出如玉質的頭頂骨,頭頂骨上,皆有眼形裂紋——此為開‘佛眼咒"留下的痕跡,七隻幼猴以自身性命作引,為不空和尚開啟佛眼,開示‘不空和尚"性靈,令其踏入三摩地之境。
此即修行‘一字佛頂法"必須之步驟。
除此以外,沒有任何一種佛門儀軌,需要持誦七遍佛眼咒來開示修行的。」蘇午伸手一指身後七座陶壇
,直言道。
金剛智緩緩起身,低著頭,依舊不看蘇午,道:「空口無憑,這七隻猴兒連同那個女童——」
他話未說完,蘇午搖頭笑了笑:「你在拖延時間,這倒也無妨。你要等哪個救兵過來,我在這裡陪你一起等就是。
不過,當下‘空口無憑"的那個人,其實是你。
出家人不打誑語,金剛智,你戒律已破,永生永世不能成佛。」
在蘇午說話之際,因果神符在興善寺內外飄轉開來,不空與禪房內外、興善寺各處留下的無數因果,皆留下了形影——
在禪房內外越聚越多的僧人,盡皆看到,一隊小廝被守在角門的年輕僧侶放行,挑著八個陶壇走入禪院中,將八個陶壇送入了不空和尚的禪房內,不空和尚付尾款於領頭小廝的留影,當下仍歷歷在目!
隨後,不空走進房中,扯開八個大壇上的塞子,他眼神淡漠地看著第八個罈子裡的女童的模樣,叫人見之不免心生寒意!
至於此下,情況已然分明。
那因果神符甚至勾扯出了那幾個小廝的形跡,一路追蹤那幾個小廝到了某處破落院舍內,那院舍中,還關鎖著許多孩童,還有諸多被掰折手腳的、毀了容的襤褸乞兒在其中進進出出,將乞討得來的銀錢送於院裡坐鎮的小廝首領。
幾個小廝根本不是賣猴兒異獸的販夫。
他們就是‘人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