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跟著一記炮錘直轟蘇午頂門!
蘇午微微側身,以肩側側對著鄒景春,正好避過了鄒景秋這一記勢大力沉的炮錘,同時以自己的身位將對方的身形架住,緊跟著一記反耳巴子正打在鄒景春臉上!
啪!
鄒景秋被這一巴掌打得眼冒金星,搖搖晃晃,半天沒有反應過來!
待他反應過來,定睛一看,蘇午就在他身前垂手站著,卻未有乘勢追擊——他心中怒火熊熊迸發,怒喝一聲,擺出螳螂形,左搖右晃地迅速欺近蘇午身形,雙拳時收時放,一進一退,將蘇午逼到了角落——
“這就是螳螂拳?”
蘇午問道。
“呵!”鄒景秋面如火燒,全掌一邊,劈掛拳迎向蘇午頂門!
蘇午身形一錯,又架住了鄒景秋,又一記反耳巴子拳招呼在其臉上!
啪!
“喔!”
“哇!”
這一記反耳巴子打下去,圍觀眾家子弟紛紛驚呼起來!
更有好事者直接吹了幾聲口哨,讓此下本就‘熱鬧’的氣氛越發地沸騰!
鄒慶功看著臺上交手的兩人,他即便再如何有城府,心底深有圖謀,此時也繃不住臉色,神色有些陰沉起來,但臺上二人的比試還未出結果,又是他的孫兒首先輕辱別人家門拳法在先,此下也不好多說甚麼,只得站在擂臺外,保持著沉默!
“這就是劈掛拳?”
蘇午面無表情地看著鄒景秋,出聲問道。
“好!”
“哈哈哈,問得好!”
圍觀眾人先前聽到那鄒景秋趾高氣昂的言語,其實內心對其已生出些許厭憎,畢竟如鄒景秋一般能請得起武師,可以專心鑽研武藝者,在場之中除了鄒家人之外,根本沒有一個。
他們所學的拳法,就是名字粗鄙、聽起來難登大雅之堂的莊稼把式。
是以鄒景秋稱蘇午家傳‘反耳巴子拳’聽起來好笑,也是在嘲諷周家野猴拳、吳家雷子拳、馬家鐵爪功、孫家‘鋤頭拳’。
鄒景秋所言,看似是羞辱了蘇午,實則也刺痛了在場眾家子弟的自尊心。
所以當下蘇午以平靜語氣,以家傳的莊稼把式,一一破去鄒景秋所學的大聖劈掛拳、螳螂拳,也是代表著眾家少年子弟,狠狠地出了這一口惡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