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聽說漲退河退水了,我們就趕過來,沒想到它又漲起水了——還以為得在岸邊等上好長時間,沒想到這麼快,它又第二次退水了!”
“誰說不是呢?
漲退河漲退水從來沒個定數,有時候一兩天漲退一次水,有時候一兩個月都不定能退一次水——這次直接十三年都沒退過水!
我老孃在饅頭山等我等得說不定都快‘化’了!
幸好這次退水了啊!”
這些人說說笑笑地從蘇午身畔走過去。
第二撥、第三撥人也漸漸出現在霧氣裡,每個人臉上都難掩喜氣。
先前蘇午從‘外面’走過‘界關壑’,一路穿過‘尋人牆’、‘漲退河’,至到饅頭山才見著壯漢一個人,他今下帶著壯漢迴轉,卻突然見到了這麼多人!
見到如此多人,正說明蘇午入夢程度已深。
這些人有的留著老鼠辮,穿著短打衣衫;
有的戴著斗笠,揹著漁網,一副漁夫打扮;
亦有人高冠博帶,長髮梳成髮髻。
總而言之,各種各樣打扮的人都能在此間見到,甚至蘇午還在其中見到了許多瞎眼的、瘸腿的、斷手的、且都穿著現代服飾的人。
人們從蘇午與壯漢身畔匆匆走過,偶有人向蘇午微微點頭示意。
蘇午亦點頭以作回應。
走過去三四撥人以後,那失魂落魄站在河道中間的書生才猛地反應過來,他揹著書箱,弓著腰彎著背匆匆穿過河道,朝對岸走來。
走到蘇午與壯漢身旁時,這書生忽然停下腳步,在壯漢疑惑的目光下,卸下了背後書箱,從書箱中取出一本已被水浸溼的書冊來,遞給了蘇午:“兄臺之恩,我實無以為報,就以這本書冊相贈兄臺吧!
多謝兄臺,多謝兄臺!”
蘇午伸手推拒,同時出聲道:“我實不知我做了何事,於兄臺有恩?
這本書,我卻受之有愧。”
那書生看了蘇午身側的壯漢一眼,卻並不回應蘇午所問,只將書冊推入蘇午懷中,便低著頭匆匆離去——蘇午轉身欲尋他,卻發現他一溜煙兒早跑沒了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