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肉眼中的蘇午,身上不見任何異狀。
但他們思維裡的蘇午,卻已然被熊熊光火淹沒!
從蘇午周身散發出的無邊意之光火,傾蓋、包裹住了身前的熱軋巴,熱軋巴在光火覆淹下,倏忽間化為烏有!
現實的熱軋巴肉殼依舊存在,
但眾人思維裡的熱軋巴,已經化為‘虛空’!煬
“觀空!”
轉輪法寺普布群培‘眼見’如此情形,頓時滿面激動之色,脫口道出了兩個字!
他此一言出,其餘諸僧頓時面露恍然之色!
再看向蘇午之時,僧侶們的目光已與先前有極大區別。
在畏懼蘇午之威能的同時,僧人們隱約又對他生出了幾分敬服!
所謂‘觀空’,即‘自觀身內身外,諸法皆空,自心生髮之下,萬事萬物皆依其心變化轉動,或空,或不空’!
《仁王經》中有‘觀空品’。煬
乃曰:言觀空者,謂無相妙慧照無相境,內外並寂,緣觀共空!
古之密藏域中,最核心的‘無上瑜伽部’法門,透過‘方便’與‘智慧’的合修,達到‘即身成佛’的境界。
‘無上瑜伽部’中,僧侶與明妃共修,修行‘樂空雙運’至於最後,便要‘觀空’明妃!
總而言之,‘觀空’是極難達成的境界。
那些古代大僧侶也只能藉助明妃,在最後關頭僥倖踏入觀空境界。
若長久留駐於‘觀空’之境,
自身是‘空’,即能成佛!煬
如蘇午此般,隨隨便便就觀空了身旁的僧侶的情形,眾僧看在眼中,更不免覺得匪夷所思,亦由此對蘇午的佛法修行造詣,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
蘇午自心轉動,已被他觀空的熱軋巴,此下重又在他之意能量潮聚之下,被複現了出來。
熱軋巴此下所有的念頭,盡皆被攤開了,在蘇午的意中排列開。
他的意沖刷過其自心裡的每個念頭,
最終鎖定住那個散溢位一縷縷詭韻的念頭,意稍稍一動,即刺探入那個詭化的念頭之中!